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金华风光的诗句

1.描写金华美景的诗句

宝婺观望金华山 (明·陈逢春) 金华 中天楼阁倚金汤,北望芙蓉瑶草长。

云暗赤松犹住鹤,山馀白石已亡羊。 五峰烟树生秋思,万古江流送夕阳。

羽客相逢传往事,至今洞口夜生光。 讲堂洞 (明·潘伟) 石室攀跻上,苍藤翠结门。

岩阴分雨滴,碑篆合苔痕。 天远浮图窟,人从虎豹蹲。

讲筵问何处,伫立白云根。 智者寺 (清·诸锦) 萧梁留古寺,智者遂为名。

一水金鱼活,双蕉铁干成。 卧狮苔绣涩,高鸟树嘤鸣。

更觉芙蓉好,沙门引领行。 小三洞 (宋·于石) (一) 四山回合响幽泉,古木苍藤路屈盘。

一局残棋双鹤去,石屏空倚白云寒。 (二) 洞门相对是吾家,朝看烟云暮看霞。

铁笛一声山石裂,老松惊落半岩花。 (三) 断崖怒涌四时雪,虚壁寒凝六月霜。

洗钵老僧闲洗钵,碧桃花落涧泉香。 游下灵洞 (宋·金履祥) 久知灵洞锁瑰奇,水石幽深路转崎。

佳境自多平爽处,笑渠索隐厉裳衣。 游金华山禅院 (前蜀·释贯休) 兹地曾栖菩萨僧,旃檀楼殿瀑崩腾。

因知境胜终难到,问著人来悉不曾。 斜谷暗藏干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

多惭不及当时海,又下嵯蛾一万层。 金华山(唐·袁吉) 金华山色与天齐,一径盘纡尽石梯; 步步前登清汉近,时时回首白云低。

风偷药气名何限,水泛花光路即迷; 洞口数声仙犬吠,始知羽客此真栖。 游金华山诗(南朝梁·沈约) 远策追夙心,灵山协久要。

天倪临紫阙,地道通丹窍。 未乘琴高鲤,且纵严陵钓。

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 高驰入阊阖,方睹灵妃笑。

游北山三洞记 (宋·方凤) 从法清院而西,过故康懿泰国长公主坟园,登山可至九龙寺,上有刘先生讲堂,刘孝标读书也。三洞,上为朝真,中为冰壶,下为双龙。

三石扁皆飞白书,立下洞口。观(金华观一一编者注)有“天下名山”四大字。

观之左为椒亭,所从入洞路也。以山下平地言之,此则山巅,然而迢递宽衍。

观之前居民成聚,则此乃洞天之趾尔。双龙洞口,石室明净,坐可三二百人。

仰视石室绀碧,其隐约可名状者,为云物,为仙桃,为道人比肩而立。龙首见其左而尾悬右。

石壁上又悬石至地,独黄色,俗呼吕先生藏身霞衣挂,其旁有北斗星窠。洞穴如蟆颐,水淙淙从中出,即流入右偏,暗出洞外溪涧。

众束炬揭裳,伛偻踏水入内洞,凡三数丈,首背皆擦石。旧卧小舟而入,今敝漏阁水际。

既入,复虚旷如外洞,水从右流,莫测其浅深。执炬者一一相指告,见蜂窠石。

水蛙石。石钟,手捶之钟声。

仙珠累累贯岩上,石门限。雪山,山前雪,山后雪,望之皎然。

仙笠悬岩石。石鼓,捶之鼓声。

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自石如玉,所谓双龙也。猫一。

狮子一,头足尾具,额有珠。大龟黑色,自蛇纠绕其背,首入甲下,奇甚。

笔格一。霜崖粲如繁霜。

有卷石,小窍指面大,有水正滴窍中,名仙人砚滴。候片时,才一滴。

仰观洞中,他无漏泉,独此尔。浴室。

石棂。三足蟾。

悬钟宝盖,如名刹讲台上所设而加高大。海角虎蹲立。

云霞五色欲飞。极里从暗处俯伏远望洞口水中所从入处,仅一小隙透明,如十五夜月,名仙人望月。

又大象足二,小一。仙桂。

水波石粼粼然,大者如浪。转雪山后而左为滑台,为池,为田,畦町高下可数。

仙人挂衣横十数丈,衣纯素,祛袖蹙摺皆天成。又仙人眠石,方整可卧。

仙人帽。日月二宫。

复从洞口踏水而出。凡洞中所见,不假一毫镌凿而形状自然,其妙处殆不可言也。

登山几半里,至中洞洞口。视深处乃暗穴,但闻潺潺水声。

束数炬,相后先若入井然。稍斜向内。

众鱼贯而下,石滑且险,约三十丈至水帘,自高岩喷出,下有巨石盛之,即不知水之所往。水帘出处,前有悬石如钟,又如飞凤。

视水帘以下,复沉沉深黑,人多不敢复入。扬炬而前,由水帘之右,转而深入,巨石无数,回视水帘,乃在目前。

愈入愈深,下复无水,有石笋入空旷中,高可三四丈,色莹如玉,从石笋而下,极底有石室燥洁,曾游者留题在焉。回至水帘,渐可望明而上,不如入之险也。

然不能深入,则不得尽其奇,来游者率望水帘而止尔。又登山二里,至上洞。

入洞而右,为观音洞。从岩罅越石限而入,展转愈高,攀援至观音前,其石像天成,垂衣伸一足如土偶者,但高入岩罅。

以炬烛之,仅得其半,而臂与面莫尽见也。旁有潭,深不可近,名观音井,又各龙潭。

复路出从大洞正面而入,历三数坡陀,其石上云霞,波浪、霜雪、屋室之类,皆不减下洞所见。洞口天日之光,斜射洞中石崖上,淡如月色,奇甚。

内有石梁高挂,深可二三十丈,白龙护其左,,苍龙护其右。又入,有天池,深广,四畔峻壁不可下。

池之里有崖如两扉而启其一,极暗黑中远望石扉启处,天光下烛,盖洞天漏明,而人莫知其处,名一线天。既隔天池,不得复深入也。

(选自《金华洞天行纪下》。题目,编者所加,本文略作删节) 忆双溪 (元·袁桷) 清溪明处水交流,万井鳞鳞冠盖稠。

杯凝玉光明月入,幕遮翠影落花留。 云生古洞千山雨,风送层楼万壑秋。

丽泽祠前最佳绝,藕花零乱胜沧洲。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 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2.描写金华美景的诗句

宝婺观望金华山 (明·陈逢春) 金华 中天楼阁倚金汤,北望芙蓉瑶草长。

云暗赤松犹住鹤,山馀白石已亡羊。 五峰烟树生秋思,万古江流送夕阳。

羽客相逢传往事,至今洞口夜生光。 讲堂洞 (明·潘伟) 石室攀跻上,苍藤翠结门。

岩阴分雨滴,碑篆合苔痕。 天远浮图窟,人从虎豹蹲。

讲筵问何处,伫立白云根。 智者寺 (清·诸锦) 萧梁留古寺,智者遂为名。

一水金鱼活,双蕉铁干成。 卧狮苔绣涩,高鸟树嘤鸣。

更觉芙蓉好,沙门引领行。 小三洞 (宋·于石) (一) 四山回合响幽泉,古木苍藤路屈盘。

一局残棋双鹤去,石屏空倚白云寒。 (二) 洞门相对是吾家,朝看烟云暮看霞。

铁笛一声山石裂,老松惊落半岩花。 (三) 断崖怒涌四时雪,虚壁寒凝六月霜。

洗钵老僧闲洗钵,碧桃花落涧泉香。 游下灵洞 (宋·金履祥) 久知灵洞锁瑰奇,水石幽深路转崎。

佳境自多平爽处,笑渠索隐厉裳衣。 游金华山禅院 (前蜀·释贯休) 兹地曾栖菩萨僧,旃檀楼殿瀑崩腾。

因知境胜终难到,问著人来悉不曾。 斜谷暗藏干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

多惭不及当时海,又下嵯蛾一万层。 金华山(唐·袁吉) 金华山色与天齐,一径盘纡尽石梯; 步步前登清汉近,时时回首白云低。

风偷药气名何限,水泛花光路即迷; 洞口数声仙犬吠,始知羽客此真栖。 游金华山诗(南朝梁·沈约) 远策追夙心,灵山协久要。

天倪临紫阙,地道通丹窍。 未乘琴高鲤,且纵严陵钓。

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 高驰入阊阖,方睹灵妃笑。

游北山三洞记 (宋·方凤) 从法清院而西,过故康懿泰国长公主坟园,登山可至九龙寺,上有刘先生讲堂,刘孝标读书也。三洞,上为朝真,中为冰壶,下为双龙。

三石扁皆飞白书,立下洞口。观(金华观一一编者注)有“天下名山”四大字。

观之左为椒亭,所从入洞路也。以山下平地言之,此则山巅,然而迢递宽衍。

观之前居民成聚,则此乃洞天之趾尔。双龙洞口,石室明净,坐可三二百人。

仰视石室绀碧,其隐约可名状者,为云物,为仙桃,为道人比肩而立。龙首见其左而尾悬右。

石壁上又悬石至地,独黄色,俗呼吕先生藏身霞衣挂,其旁有北斗星窠。洞穴如蟆颐,水淙淙从中出,即流入右偏,暗出洞外溪涧。

众束炬揭裳,伛偻踏水入内洞,凡三数丈,首背皆擦石。旧卧小舟而入,今敝漏阁水际。

既入,复虚旷如外洞,水从右流,莫测其浅深。执炬者一一相指告,见蜂窠石。

水蛙石。石钟,手捶之钟声。

仙珠累累贯岩上,石门限。雪山,山前雪,山后雪,望之皎然。

仙笠悬岩石。石鼓,捶之鼓声。

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自石如玉,所谓双龙也。猫一。

狮子一,头足尾具,额有珠。大龟黑色,自蛇纠绕其背,首入甲下,奇甚。

笔格一。霜崖粲如繁霜。

有卷石,小窍指面大,有水正滴窍中,名仙人砚滴。候片时,才一滴。

仰观洞中,他无漏泉,独此尔。浴室。

石棂。三足蟾。

悬钟宝盖,如名刹讲台上所设而加高大。海角虎蹲立。

云霞五色欲飞。极里从暗处俯伏远望洞口水中所从入处,仅一小隙透明,如十五夜月,名仙人望月。

又大象足二,小一。仙桂。

水波石粼粼然,大者如浪。转雪山后而左为滑台,为池,为田,畦町高下可数。

仙人挂衣横十数丈,衣纯素,祛袖蹙摺皆天成。又仙人眠石,方整可卧。

仙人帽。日月二宫。

复从洞口踏水而出。凡洞中所见,不假一毫镌凿而形状自然,其妙处殆不可言也。

登山几半里,至中洞洞口。视深处乃暗穴,但闻潺潺水声。

束数炬,相后先若入井然。稍斜向内。

众鱼贯而下,石滑且险,约三十丈至水帘,自高岩喷出,下有巨石盛之,即不知水之所往。水帘出处,前有悬石如钟,又如飞凤。

视水帘以下,复沉沉深黑,人多不敢复入。扬炬而前,由水帘之右,转而深入,巨石无数,回视水帘,乃在目前。

愈入愈深,下复无水,有石笋入空旷中,高可三四丈,色莹如玉,从石笋而下,极底有石室燥洁,曾游者留题在焉。回至水帘,渐可望明而上,不如入之险也。

然不能深入,则不得尽其奇,来游者率望水帘而止尔。又登山二里,至上洞。

入洞而右,为观音洞。从岩罅越石限而入,展转愈高,攀援至观音前,其石像天成,垂衣伸一足如土偶者,但高入岩罅。

以炬烛之,仅得其半,而臂与面莫尽见也。旁有潭,深不可近,名观音井,又各龙潭。

复路出从大洞正面而入,历三数坡陀,其石上云霞,波浪、霜雪、屋室之类,皆不减下洞所见。洞口天日之光,斜射洞中石崖上,淡如月色,奇甚。

内有石梁高挂,深可二三十丈,白龙护其左,,苍龙护其右。又入,有天池,深广,四畔峻壁不可下。

池之里有崖如两扉而启其一,极暗黑中远望石扉启处,天光下烛,盖洞天漏明,而人莫知其处,名一线天。既隔天池,不得复深入也。

(选自《金华洞天行纪下》。题目,编者所加,本文略作删节) 忆双溪 (元·袁桷) 清溪明处水交流,万井鳞鳞冠盖稠。

杯凝玉光明月入,幕遮翠影落花留。 云生古洞千山雨,风送层楼万壑秋。

丽泽祠前最佳绝,藕花零乱胜沧洲。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 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3.赞美金华美景的诗,要意思,快

2011-12-3 10:20 满意回答 接天莲叶无空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白居易《早冬》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两岸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白沙堤。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赞同1| 评论

4.金华籍的诗人的诗句有那些 很急 谢谢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饮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

还有宋代李清照的《题八咏楼》,李清照虽不是金华籍诗人,但躲避战乱时流寓金华,《题八咏楼》这首诗也是很著名的:千古风流八咏楼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 ,气压江城十四州。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