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艳曲

1.浓词艳曲的精粹有哪些

唐朝元稹的《会真诗》描写了张生和莺莺良夜幽会共度春宵的**活

动的全过程;描写之大胆细致,今天看来,仍然会让人脸红耳赤。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渺,低树渐葱茏。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

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曶曶

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龙。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言自瑶华圃,将朝碧帝宫

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唇朱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

赠环明遇合,留结表心同。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乘鹜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幕幕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素琴明怨鹤,清汉望归鸿。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2.如何学习古风填词 如何为古风填词作曲 要掌握那些乐理

一、词 的 特 点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

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

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每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

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4)句式长短不一。

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5)字声配合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变化很多,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

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以求协律和好听。 二、选择词调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作词先要选择词调。

《词源》卷下附杨守斋(缵)《作词五要》,说作词之要有五:“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勿作,如《塞翁吟》之衰飒,《帝台春》之不顺,《隔浦莲》之寄煞,《斗百花》之无味是也。”

每个腔调都表现一定的声情。作词择调,主要就是选择声情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切合的腔调,使声词相从,取得声情与文情一致。

这样的词才可仿到声文并茂。——这是填词择调必须首先注意的。

否则望文生义,就会出现形式与内容乖离的毛病,甚至南辕北辙,闹出笑话。例如,《贺新郎》,是表达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的。

与“燕尔新婚”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一见“新郎”二字,就当作庆贺新婚的词调,加以滥用也就错了。

又如《寿楼春》,也不能因为其中有一个“寿”字,就认为是用以祝寿的词调,实际上恰恰相反,它的腔调是悲哀的。南宋词人史达祖,曾用以填制哀悼之词。

如何作到文情与声情一致呢? 词是合乐文学,而宋词的歌法久已失传,所有词调都无法按原谱歌唱,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辨别词调的声情。可以根据当时的记载和现存的作品,最好是根据当时知音识曲的词人的作品和这个词调最初的作品,加以分析、体认词调所表达的情绪究竟是悲是喜,是宛转缠绵还是激昂慷慨;可以从作品句度的长短,语调的疾徐、轻重,叶韵的疏密和匀称与否等等,多方面推求它们的声情与词式之间的复杂关系。

例如《六州歌头》,从调名知道大抵来自唐代的西北边地(六州是伊州、凉州、石州、甘州、渭州、氐州),当是高亢雄健的,适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情。宋人关于此调的记载如程大昌《演繁露》卷十六说:“《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

近世好事者传其声为吊古词,如‘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刘仲方词《咏项羽庙》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者是也,音调悲壮。”贺铸的《六川歌头》也是较早的作品,全首三十九句,其中二十二句为三言,最长也不过五言。

三十四句押韵,又以东、董、冻平上去三声同叶。字句短,韵位密,字声洪亮。

作者就是以这种繁音促节、亢爽激昂之声写自己豪纵奔放的壮怀侠气,文情与声情完全一致。我们从歌词内容、句度、语调、叶韵等方面,完全可以肯定它是个“音调悲壮”的曲调。

后来张孝祥、刘过、汪元量诸人填作此调,或吊古代兴亡之迹,或抒自己忠愤填鹰之情,音调都是慷慨悲凉的。与《六州歌头》相近的,还有《满江红》、《念奴娇》等调,都适宜于写豪放的感情。

所以每一个词调都表达一定的情绪。宋人作词不少是按照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择调的,我们现在读他们的词,也应体会他们所用的词调的声情和他们作品的文情之间的关系。

辨别词调声情的方法,约有下列几种: (1)根据前人记载分析:唐宋人书中凡言及词调声情,大致都可信。如宋毛开《樵隐笔录》说:“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

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这也可见《兰陵王慢》末段的声情。

可惜这类记载,在唐宋人故籍中比较少见。 (2)根据唐宋词作品辩别:这可依《历代诗馀》(清康熙时沈辰垣等所编的一部词的总集,将唐宋以来的词依调分编)诸书,于一调之下许多词中,分析总括它的内容情感,若有十之七、八相同的,即大约可以断定此调是某类声情。

如《满江红》、《贺新郎》就可用这种方法断为豪放激越一类。虽有例外,大致相差不远。

(3)根据凋中字句声韵体味:有些词情不易分析,或者有些作品感情错综复杂,可按照字句的声韵,进行揣度:大体上,用韵的位置疏密均匀的,声情必然较为和平宽舒;用韵过疏过密的,声情不是迟缓,便是急促;多用三、五、七言句法相间的,声情较舒畅;多用六字、六字句排偶的,声情则较稳重;字声平仄相间均匀的,情感必安祥;多作拗句的,情感必郁劲。 (4)根据作家流派和所处时代分辨:如豪放派词人,作词多飘逸豪放;婉约派则清婉绚丽。

—以豪放派代表,著称于。

3.我想学习填词,该怎么入手呢

创作诗词其实并非难事,走出第一步,只要兴趣足,态度真,一段时间后即容易有进步,关键要多读多品。品味经典诗词中的意象与感情,并扩散开来想象出更广更详细的场景,再联系自己的感情品味,力求把每一次读诗词都当做向古人学习的机会,慢慢培养出古典的、高雅的审美观,这是从内容上。形式上,读诗词的同时要注意词汇积累,有的人写出诗词半文不白或生硬造词,都是不好的,都是因为写东西时无话可说就一气乱说,真正文字有功底的人不会被文字桎梏,而是能驾驭文字。要摆脱白话文的规范与习惯,渐渐适应并享受以至于掌握古典诗词的优美文辞。词比诗的韵稍微宽些,临近的韵可以通押,这个可百度百科查《词林正韵》。格律不复杂,创作时稍微参考上面的链接,注意一点点就可以了。初学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管有些大诗人都“不以辞害意”而出韵,或者其它一些出(诗)格、离(词)谱的特例。

扎实的功底与良好的习惯很重要。你可以到新华书店买相关的一点书,如王力的《诗词格律》和龙榆生的《词学十讲》,或者到网上找一些资料来看,如百度诗词吧精品贴分类里的,这样可以增进自己的知识素养。当然,实际的作品还是多读的,多少都不算多,那是享受。

草草的学一样东西谁都可以,怕就怕认真起来。如果怀着一颗喜爱与敬畏的心潜入其中,加上勤奋,那么一日千里的效果是不难见到的,加油吧。

4.如何学会作曲填词

作诗要先选择一种诗体:五言亦或七言,古体还是近体。

填词则要先考虑选择一个词调。从千百个词牌中选择一个与内容相适合的词调,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因为大多数词调的适用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像诗体的适用性那么广泛。除了词体的长短,还需考虑调情的悲喜,调声是否好听。

有的词调就像它的调名一样,所咏内容还有专属。择调不当,或声、文乖戾,或影响美听,或不合曲名与传统作法,都将妨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是故宋人杨瓒《作词五要》中就说:“第一要择腔”;宋人张炎《词源》卷下“制曲”条也说:“作慢词看是甚题目,选择曲名,然后命意。 ”都把选择词调看作是作词的第一步。

唐宋时择调,除了注意词调的长短,如宜用小令的就不取长调,宜作长调的则不取小令;往往更重在词调的声腔特点。唐宋人生活在“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的声乐环境中,耳濡目染,浸淫其中,对于各类词调的声腔特点,是有亲知亲感,相当熟悉的。

他们作词应歌,有的喜好取用新声,有的喜好取用熟腔易唱之调。但不管用哪种词调,都不能不顾及其腔调声情。

所以择调当时又叫择腔、择曲,或称选声。这与后世光从文字句式上着眼,是有很大不同的。

唐宋人择调,实包括了择声情,择曲名等多方面的含义。明末清初《九宫谱定总论》说:“凡声情既以宫分,而一宫又有悲欢、文武、缓急、闲闹,各异其致。

如燕饮、陈述、道路、军马、酸凄、调笑,往往有专曲。”观之唐宋词曲的声情,亦正如是。

不过由于词乐的失传,当日许多名家词如何声情交融、声调谐美,如今已不能从纸上去获悉了。 一、择声情 曲调之别,首先在于音。

曲调固然有长短之分,但更重要的,它还有悲喜、刚柔、急慢等区别。 有的雄壮,有的哀怨,有的高昂,有的低抑。

从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以及宋代王灼的《碧鸡漫志》中可看出唐宋宫廷舞曲,分为健舞曲与软舞曲两类,前者刚健,后者柔婉。词曲的情况,当与之大致相似。

燕南芝庵《唱论》“凡唱所忌”条说:“男不唱艳词,女不唱雄曲”。 唐宋词中,就有艳词与雄词两类,它们有十分显著的声情区别。

因此作词择调,首先要选择调的声情。唐人白居易《问杨琼》诗:“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

欲说于君君不会,试将此意问杨琼。”可见唱歌不仅唱声,更要唱情,这就要求调的声情与词的文情彼此谐和,融为一体。

写壮词不能用艳歌,写艳情难以用雄曲,这是很自然的。 词调中可列为艳曲的很多。

《花间集》中,有相当一部分,词为艳体,调为艳曲。宋词中或称“艳歌”、“丽曲”,或称妍曲,或称相思曲。

这些都属于艳曲一类。这类艳曲的声情,可举《剔银灯》一调为例。

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太妖娆”即是此调的声情。

毛滂《剔银灯》自注:“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侑歌劝酒即此调的功用。

宋词中最早作《剔银灯》调的,沈邈有《剔银灯》词二首,为“途次南京忆营妓张温卿”而作;柳永《剔银灯》,也写邀妓寻欢。 这些词的内容与《剔银灯》的调情可谓融合无间。

这种艳曲,就适宜秦楼楚馆,歌筵舞席。当然,称为艳曲的不尽如《剔银灯》,其中也有情调较为高雅健康的。

词调中堪称雄曲的也不少。宋王明清《挥尘余录》卷一,记有宋嘉佑间蔡挺知庆州、渭州,赋《喜迁莺》长调:“汗马嘶风,边鸿新月”,“剑歌骑曲悲壮”。

这些塞下传唱的“剑歌骑曲”,在声情上就与艳歌不可并论。辛弃疾为陈亮赋“壮词”用的是《破阵子》词调。

《破阵子》是唐教坊曲《破阵乐》中的一段。《破阵乐》是武舞曲,演奏时兵士军马上阵,极为壮观。

辛弃疾用此发扬蹈厉的词调,写向往中的战斗生活,就是壮词而用雄曲,与调的军乐声容非常和谐。 《六州歌头》为鼓吹曲,也是军乐。

北宋李冠用此调作怀古词,以用项羽庙,程大昌《演繁录》卷十六云:“《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传其声为吊古词,如‘秦亡草昧,刘项吞并’者是也。

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之,闻其歌使人怅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 后来贺铸、张孝祥、刘过、汪元量,也用《六州歌头》,以悲壮的音调,寓慷慨雄伟的歌词,皆成名作。

宋鼓吹曲除《六州歌头》外,还有《导引》、《十二时》等调,其声情也不与艳词同科。不过唐宋词调并不能简单地分为艳歌与雄曲两部分。

有相当多的词调,既不能归之为艳歌,也不能归为雄曲。 由于音谱、歌法的亡佚,唐宋词调的声情,后人不能亲获,茫然莫辨,但也绝不是一无所知。

倘若钩稽史载,有些词调的声情,仍能约略可考,试举例一些常用的词调。如:(注:为省篇幅,略去考证过程及举证材料,同调异名不多注明。)

《竹枝》:其声怨咽,是个凄苦的曲调。 《甘州遍》:出于大曲《甘州》,是个高调。

《渔家傲》:也是个高调,歌唱时可用小鼓伴奏。 《水调歌头》:歌头为大曲散序之后歌唱部分的第一个曲遍,是个高亢而悠扬的慢声长调。

此调在宋时还用于军乐,作为凯歌使用,所以又名 《凯歌》,这也与调的雄壮声容相关。 此调还可用于元旦朝会,。

5.求几首优美宋词带赏析的

鹤冲天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 【注释】 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名篇。它与一般即景言情,融情人景的词作有所不同,但它仍能深深打动读者,原因是,它抒发了作者强烈而又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

在整个封建社会,哪怕是所谓“圣明”的历史时期,科举考试也不可能没有营私舞弊、遗落贤才的通病。“明代暂遗贤”、“未遂风云便”等句,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无限辛酸和对统治集团的讥讽揶揄,它道出了封建社会中许多失意知识分子的内心感受,获得了广泛的共鸣。

这首词的社会意义也正表现在这里。正因为这首词刺痛了统治阶级,所以作者终生失意,备受压抑排摈。

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初,进土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首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整个看来,这首词的基调,它的主导方面,无疑是积极的。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些话,充分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方向。历史证明,作者的一生是忠实于这一誓言的。

他为下层妓女填写过许多词篇,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相当普及的程度(见叶梦得《避暑录话》),并且获得了“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的社会效果(见胡寅《酒边词序》)。一个古代白衣词人的作品,其流传程度如此广泛,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封建统治阶级把他长期摈斥于官场之外,甚至毁灭了他的政治前途,但另外一方面,这又恰恰成全了他。正由于他长期仆仆风尘,奔波于下层人民之中,才使他成为北宋独具特色的词人,成为中国词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和具有深远影响的大词家。

他死后,曾得到下层人民,特别是妓女们的同情和尊重,从传说中的“吊柳七”等活动中,可以看出,他的确获得了“白衣卿相”这样重要的历史地位。 过去,有人指出这首词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同时还指出这首词反映了封建时代文人失意时的“颓废思想和堕落生活”。

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今天也必须予以指出。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当作者落第失意之后,便在“烟花巷陌”之中去“寻访”“意中人”。

这“意中人”,其实就是作者的知己,亦即“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思想情绪既表现出作者身世漂零之感,同时又反映出他对妓女们的同情。

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还带有消极反抗的情绪。就“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等词句来看,作者的态度显然是消极的、颓废的,但也要看到,其中含有许多难言的苦衷。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人敢于如此直截表明自己的‘’堕落”,这对封建“礼法”来说,难道不是有“叛逆”之嫌吗?那些道貌岸然的上层统治阶级,他们在玩弄女性方面不知要卑劣到何等程度,而表面上却故作“风雅”、“庄重”。柳永此词与之相比,真不知要纯洁和高尚几多倍了。

作者鄙弃“浮名”,却公然去填写被统治阶级轻视的“艳曲”,留下了广泛传唱的词篇,这反而是他对历史的贡献了。 这首词的构思、层次、结构和语言均与柳永其他作品有所不同。

全篇直说,绝少用典,不仅与民间曲子词极为接近,而且还保留了当时的某些口语方言,如“如何向”、“争不”、“且恁”等。全词写得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读来琅琅上口。

不独在柳词中,即使在北宋词中,这一类作品也是少见的。这种“明白而家常”,“到口即消”的语言,正是词中之本色,是经过提炼而后取得的艺术效果。

指斥柳永词过分俚俗浅直,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偏见了。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

都门帐饮③无绪, 留恋处,④兰舟摧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⑩ --------------------------------------------------------------------------------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 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

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

6.急需

1、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阴斜阳天节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这首诗别题作《别恨》或《怀旧》,抒写作者秋天思乡坏人的感情。上片用多彩的画笔绘出绚丽、高远的秋景,意境开阔,“碧云天,黄花地”为传诵名句。词的下片表达客思乡愁带给作者的困扰,极其缠绵婉曲。

——————————————————————————————————

2、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本词为晏殊的名篇之一,抒写悼惜春残花落、好景不常的愁怀,又暗喻相思离别之情。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流丽,风韵天然,向称名句。

——————————————————————————————————

3、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赏析:

作者以含蓄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整首词如泣如诉、凄婉动人,意境混溶、语言清丽。尤其是最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

——————————————————————————————————

4、卜算子(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赏析:

人而似鸿,鸿而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这就是本词艺术形象的特点。而托鸿以见人,自标清高,寄意深远,风格清奇冷隽,似非吃烟火食人间语。

——————————————————————————————————

5、卜算子(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

这是首托物言志的咏梅词,作者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在宋代的咏梅词中,本词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

OK!~\(≥▽≤)/~

7.我想找一本书

推荐你诸葛忆兵的《宋词入门》

内容提要 引言一、宋词的价值 (一)佳人檀板唱艳曲 1.来自花间,扑面芬香 2.男欢女爱,人之天性 3.奢靡世风,推波助澜 (二)道是无情却有情 1.宋词创作的游戏规则 2.官场失意的情绪转移二、北宋词 (一)晏欧词风 1.北宋词初祖——晏殊 2.个性张扬的作家——欧阳修 (二)柳永词风 (三)苏轼词风 1.词风的革新家苏轼 2.“以诗为词”的变革 (四)清真词风 1.精通音乐的词人 2.清真词“雅化”创作业绩三、南宋词 (一)易安词风 1.李清照个性之成因 2.李清照前期词作 3.李清照后期词作 (二)稼轩词风 1.英雄一生 2.英雄之词 3.“以文为词” (三)南宋风雅词人 1.南宋中朝风雅词人 2.南宋末年风雅词人结束语两宋词异同 (一)南北宋词的不同特色 (二)南北宋词平议

个人认为你应该要多读,了解词的意韵、音律、意象还有各种典故,然后结合生活见闻,才能写出感情丰沛生动的词,当然,多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再推荐你一本书《音律启蒙》,是古时候小孩子看的学习诗词的意象对仗的书,里面有各种押韵的用法实例,个人觉得很有用。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