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的所有古诗作文语文第一册:咏鹅唐骆宾王唐李绅唐李白悯农静夜思鹅鹅鹅,锄禾日当午,床前明月光,曲项像天歌。 汗滴禾下土。疑是地上霜。 白毛俘绿水,谁知盘中餐,举头望明月,红掌拨清波。粒粒皆辛苦。 低头思故乡。语文第二册: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唐白居易唐孟浩然唐李白唐王之涣离离原上草,春眠不觉晓,小识不识月,白日依山近,一岁一枯荣。 处处闻啼鸟。呼作白玉盘。 黄河入海流。野火烧不尽,夜来风雨声,又疑瑶台镜,欲穷千里目,春风吹又生。 花落知多少。飞在青云端。 更上一层楼。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语文第三册:悯农(二)蚕妇夜宿山寺江雪梅花唐李绅宋张俞唐李白唐柳宗元宋王安石春种一粒粟,昨日入城市,危楼高百尺,千山鸟飞绝,墙角数枝梅,秋收万颗子。 归来泪满巾。手可摘星辰。 万径人踪灭。凌寒独自开。 四海无闲田,遍身罗绮者,不敢高声语,孤舟蓑笠翁,遥知不是雪,农夫犹饿死。不是养蚕人。 恐惊天上人。独钓寒江雪。 唯有暗香来。语文第四册:小池咏柳村居宋杨万里唐贺知章清高鼎泉眼无声惜细流,碧玉妆成一树高,草长莺飞二月天,绿阴照水爱晴柔。 万条垂下绿丝绦。拂堤杨柳醉春烟。 才露尖尖角,不知绿叶谁裁出,儿童散学归来早,早有蜻蜓立上头。二月春风似剪刀。 忙趁东风放纸鸢。语文第五册:江畔独步寻花菊花登飞来峰鹿柴江上渔者唐杜甫唐元稹宋王安石唐王维宋范仲淹黄四娘家花满蹊,秋丛绕舍似陶家,飞来山上千寻塔,空山不见人,江上往来人,千朵万朵压枝低。 遍绕蓠边日渐斜闻说鸡鸣见日升。但闻人语响。 但爱鲈鱼美。留连戏蝶时时舞,不是花中偏爱菊,不畏浮云遮望眼,返景入深林,君看一叶舟,自在娇鹰恰恰啼。 此花开尽更无花。自缘身在最高峰。 复照青苔上。出没风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元日唐刘长卿宋王安石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柴门闻犬吠,风雨夜归人。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语文第六册: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三衢道中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宋范成大唐胡令能宋曾几唐李白唐孟浩然昼出耘田夜绩麻,蓬头稚子学垂纶,梅子黄时日日睛,众鸟高飞尽,移舟泊烟渚,村庄儿女各当家。侧坐莓苔草映身。 小溪泛尽却山行。孤云独去闲。 日暮客愁新。童孙未解供耕织,路人借问遥招手,绿阴不减来时路,相看两不厌,野旷天低树,也傍桑阴学种瓜。 怕得鱼惊不应人。添得黄鹂四五声。 只有敬亭山。江清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送元二使安西清查慎行唐王维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语文第七册:绝句早发白帝城滁州西涧望庐山瀑布唐杜甫唐李白唐韦应物唐李白两个黄鹂鸣翠柳,朝辞白帝彩云间,独怜幽草涧边生,日照香炉生紫烟,一行白鹭上青天。千里江陵一日还。 上有黄鹂深树鸣。遥看瀑布挂前川。 窗含西岭千秋雪,两岸猿声啼不尽,春潮带雨晚来急,飞流直下三千尺,门泊东吴万里船。轻舟已过万重山。 野渡无人舟自横。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杜牧唐王维远上寒山石径斜,独在异乡为异客,白云生处有人家。每逢佳节倍思亲。 停车坐爱枫林晚,遥知兄弟登高处,霜叶红于二月花。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平乐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语文第八册: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四时田园杂兴宋苏轼唐杜牧宋范成大竹外桃花三两枝,千里莺啼绿映红,梅子金黄杏子肥,春江水暖鸭先知。水村山郭酒旗风。 麦花雪白菜花稀。蒌蒿满地芦芽短,南朝四百八十寺,日长篱落无人过,正是河豚欲上时。 多少楼台烟雨中。唯有蜻蜓蛱蝶飞。 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唐李白唐李白唐贺知章李白乘舟将欲行,故人西辞黄鹤楼,少小离家老大回,忽闻岸上踏歌声。 烟花三月下扬州。乡音无改鬓毛催。 桃花潭水深千尺,孤帆远影碧空尽,儿童相见不相识,不及汪伦送我情!唯见长江天际流。笑问客从何处来。 语文第九册:望天门山题西林壁夜书所见唐李白宋苏轼宋叶绍翁天门中断楚江开,横看成岭侧成峰,萧萧梧叶送寒声,碧水东流至此回。远近高低各不同。 江上秋风动客情。两岸青山相对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知有儿童挑促织,孤帆一片日边来。 只缘身在此山中。夜深篱落一灯明。 枫桥夜泊别董大暮江吟终南忘余雪唐张继唐高适唐白居易唐祖咏月落乌啼霜满天,千里黄云白日曛,一道残阳铺水中,终南阴岭秀,江枫渔火对愁眠。北风吹雁雪纷纷。 半江瑟瑟半江红。积雪浮云端。 姑苏城外寒山寺,莫愁前路无知己,可怜九月初三夜,林表明霁色,夜半钟声到客船。天下谁人不识君。 露似珍珠月似弓。城中增暮寒。 语文第十册: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 2.带有诗句的作文100字好段国人喜茉莉花,源远流长。早在晋代,就有“倚枕斜簪茉莉花”的风尚。到了唐宋时期,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长安大街上,冷不丁的,就能撞到一个头簪茉莉花的女子,满身香气盈盈,漫天的暑热隐退到一旁。“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元代诗人江奎对茉莉花也是青睐有加,他在《茉莉》一诗中夸赞道:“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簪头。”瞧瞧,小小的茉莉花,原是仙姑掉下的玉簪子啊,仙气浸染,岂是等闲。 清人王士禄也写过《茉莉》:“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隈。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一觉梦回,花香环绕,恍惚得不知梦里梦外。四处找寻,最终在自个儿头上寻得,发间原是簪了几朵茉莉花的。花衬美人美人衬花,还有比这更相宜的么! 3.【带诗词的作文600字要散文】1我喜欢的诗词风景 周佳琦滚滚波涛,流去的是虚华的浑浊,幽幽薄雾笼罩的是刺目的丑与恶,惟有匆匆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沉淀的才是人生的精华.回想起几百年前,中华大地上的一位位诗人创作的篇篇不朽的佳作,一句句诗激励着几代人的梦想,而最神圣的诗词中,有着我最喜欢的那道绝美风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描述了塞外大漠一种怎样的壮丽?落日圆混,红色浸染了天边,天空中明净似潭秋水,无边无限的大漠孤寂壮美,落日的余光刺得人眼迷茫,心里却是永恒.走着,看着,踏在大漠雄浑的脊背上,聆听她脉博的声音.偶尔,不知是从哪里冒出了一缕炊烟,平缓的,安然的直冲云宵.夜暮还没降临,那边已出现了启明星.大漠啊!大漠啊!孤烟、长河、落日,总给人一种凄凉、悲伤、孤寂而又不缺乏坦然、雄浑、壮美的感觉.“采菊档篱下,悠然见南山”.山环绕着水,水环绕着山,住所前生意盎然,不知是哪个季节,不知是什么年代,但是知道那份无与伦比的悠闲,自在.万物蓬勃地生长着,长到了篱笆旁,菊好像喜爱这里,竟也生长在篱笆旁,淡淡的心情,淡淡的有着诗情.更远望去,更不乏绝美,一座大山忽然出现在眼前,淡淡的心情缠绕着淡淡的风景,淡淡的风景缠绕着淡淡的思绪与诗情.菊花、东篱、南山,总给人一种甜淡、舒适而又不缺乏诗情的感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时节大概是秋天吧!桥上只有诗人独自徘徊,不知去向何方,似乎秋风也这般冰冷的冻伤记忆,万物都凋零了,包括那藤、那树,夕阳的余辉爱抚着一切,照在溪水里那样苍白无力.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叫痛了心灵,那是谁家的故园啊!安详地冒着炊烟,路还是那条路,如今牵着瘦马,将走向何方,敢问哪里来的淡淡的哀愁、忧伤与迷茫!哦,我喜欢的绝美诗词风景.点评:人生也如一首首诗词,平平仄仄,但总有一处风景另我们回味无穷,百看不厌.诗人用诗词歌赋诠释自己的人生,作者用诗词里的风景阐释自己的心绪.作者用散文的笔法,让诗词中风景,情境再现,给人更充实感.2诗词中的风景 人生何处去 诗人用心去读风景,心境合一,山光水色便散发着人文的气息.“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无形的烟雾变成了有形的屏障,一个“织”字将变幻无常、轻盈的暮气变的凝重,滞泻,烟雾转化为一张无法穿透的网,让人感受窒息的绝望和孤独;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峦散发出袭人的寒气,翠绿得让人冷和寒.而感受到隔绝和寒冷的人正是孤楼上的“愁”客.“愁”是泛泛的情感,思离别是愁,思山河破碎是愁,思仕途坎坷,世道炎凉也是愁.只有被“愁”所笼罩的人才能从自然中读到这样的风景. 孤独,孤独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愁”眼看世界,一物一景弥漫着“愁”的气息,构成了诗词中伤感的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漂泊者身心疲惫时最能产生共鸣的风景,是夜半客船里走下的孤独游子内心的画卷:没有光明(月落)、凄惨(乌啼)、透心的寒意(霜满天),万物失去了活力和生气,一切被“愁”---漂泊之愁所吞噬.漂泊是精神上的漂泊,当精神无法寄托,“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秋气怀易悲,长波淼难溯.”---李百药;而精神一旦得以解脱,“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李百药.当精神虚缈,身体困顿,人生之旅处在茫然之中,心灵就会发出滴血的“愁”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精神累了,象藤、树、鸦;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鸦是昏鸦,失去了活力;道是荒凉的古道,不知通向何方,马是体弱无力的嬴马,再也无力负重,一切在这里忽然失去了方向和希望,人生何去何从.这是幅刻在心灵里凄凉、悲苍的图画,枯,老,昏,古,瘦字字震撼,让人悲泪欲出;而在心灵的最深处是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影子,那里是精神和身体的港湾.当愁思迸发,二幅画卷同时展现在眼前,悲凉是主旋律.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同样是二幅画卷,同样是悲凉中的温馨,但这里漂泊人在经历了绝望后,终于有了归宿.虽然天色将晚,山路依然漫长;寒风刺骨,雪中小屋冰冷无生气,但总算有了一处避风雪的地方.“风雪夜归人”多么幸运,温馨.柳永对漂泊的风景注释得更清楚,心有漂泊感,睹物而思情:“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那么漂泊之后的归宿是什么样的,杜甫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人的归属充满生机、活力,无论是经历千年寒雪,还是万里行船的磨难,都可以在这里安息.绝句里的屋子就是杜甫渴望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关于诗句的作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剑桥的国王学院里,品一杯香郁的清茶,细味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欣赏一帘美景,这是我美丽的梦。 碧波荡漾的康河,横贯典雅的剑桥,两岸学院林立。泛舟在康河上,划破河水的平静,荡漾欢悦的心情,扬波逐梦。徜徉在数影婆娑的小路上,与牛顿穿越时空的邂逅,感受康桥的书卷气息。在苹果树下琢磨,梦想有一个苹果掉在我头上,发掘我的灵感源泉,让我发现万有引力。以努力拼搏的优异成绩,到当年牛顿的房间住宿学习。空暇时,倚坐在康河边,用最优美的文字把《再别康桥》续写成美丽的故事。这是我儿时就许下的愿望。 太阳在康桥的蓝天里灿烂,月亮在康河的清水中倒映;透明的岁月在康河的涟漪上泛过,尘封的往事在河底的水藻间穿梭。这里,浪漫得让阳光眷恋,让云彩徘徊,让诗人咏叹。这里是旅行家的旅游胜地,是芸芸学子的梦想殿堂,是众多伟大名人的母校。我踏着轻盈的步子,在横跨康河的数学桥上悠闲地散步;张开双臂,在树上嘶哑的蝉叫声中飞跃;扭动柔软的身体,在康河清澈的河水上轻轻起舞;在古老的剑桥镇上骑自行车,领略康桥的文化,感受康桥的风情。 因为康桥,我才有动力奋斗;因为康桥,我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因为康桥,我才拥有美丽的梦;因为康桥,我才将网名改作“康桥之梦”;因为康桥,才使我的人生充满希望! 康桥——我的求学梦! 5.关于古诗词的作文改写《清明》 “沙沙沙!沙沙沙!”又下雨了。雨纷纷扬扬的,轻如牛毛,细如丝线,如尘似雾,从天空飘落下来。那雨轻轻地落在树枝上,树枝上的嫩芽钻出了可爱的小脑袋,睁开美丽的小眼睛,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雨悄悄地落在草地上,草儿顽强地掀开了压在它身上的泥土,努力地钻了出来。它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开始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小草这儿一堆,那儿一簇,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衣裳。草丛中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黄的油菜花、红的玫瑰花、紫的三角梅、白的郁金香,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几只燕子从空中叽叽喳喳地飞过,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真美啊!” 可这样的雨中美景,却吸引不了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的目光。他们来去匆匆,个个心事重重。行人中,有的扛着扫把,带着祭品,去扫祖墓,想起去世的亲人,心情十分悲痛;有的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前途未卜,心情压抑;有的正走在投靠亲友的路上,前景不明,更是心烦意乱。他们头上顶着阴郁的天空,心情在小雨的浸润中显得更加沉重了。 行人中,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杜牧。他身材偏瘦,皮肤白净,戴着斗笠,背着行囊,步履艰难。杜牧脸色憔悴,眉头紧锁着,形成了“川”字,一边走,一边还摇头叹息着什么。他已经赶了好几天的路了,加上这“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到处迷迷蒙蒙,更使他情绪低落。此时此刻,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口渴得喉咙像要冒烟。他多么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吃口热饭,填饱肚子,再喝上几口老酒,解解渴,暖暖身子,然后好好地睡上一觉,该有多爽啊。然而这人生地不熟的,叫他往哪儿找酒家啊。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悠扬的笛声。那声音是那样清脆、悦耳。杜牧的精神不由为之一振。他抬起头来,放眼望去,只见迎面走来一只黄牛,黄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他大约十一二岁,黑里透红的小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出了几分机灵、几分可爱、几分淘气。杜牧心想:有牧童就有村庄,有村庄就有酒家,对了,我何不向他打听一下?他想到这里,走向前去,很有礼貌地问:“小兄弟,请问这儿有酒家吗?”牧童看见了他,点了点头,笑了一笑,向他扮了一个鬼脸,拿着笛子往身后的方向指了指,意思是:往前走,就有酒家了。杜牧明白了,他连忙谢过牧童,打起精神,加快脚步,往前走去。果然,不久,一个村子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那儿道路两旁开满了杏花,几个酒幌子在随风飘舞着,好像正向他招手呢……杜牧兴奋极了,灵感也随之而来,一首七言绝句脱口而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6.我与古诗词的作文,急从记事起,我就对古诗词怀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因为每一首诗词不仅仅能为我们阐明深刻的道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所学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短短的二十个字竟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今品读,仍回味无穷.这首诗的启蒙或许是我喜爱古诗词的一个原因吧. 自从上了小学,当教师的母亲便频繁地为我买课外读物,其中的《唐诗三百首》我尤其喜欢.那令人悲叹的《啄木曲》、令人唏嘘的《江城子》、令人惆怅的《春雨》……使我愈发喜爱古诗词. 上了初一,虽然学习任务更加繁重,我却总是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品读古诗词.也因此,我对语文更加感兴趣.整个初一,我把《唐诗三百首》翻了个遍. 升到了初二,学习变得更加繁忙.我自恃对古诗词有较深的基础,便骄傲起来了,不去用心学习,导致我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但此后的我不仅不去学习古诗词,反倒把它当做我的“敌人”.直到初三,越跌越惨的成绩,使我开始有了悔意,对古诗又重新执着起来.我心想,一定要利用古诗的优势来弥补我的劣势.但事与愿违,初三的古诗更加难理解,也更加难背诵.一次,老师叫我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居然没背诵下来,我垂下头,红着脸,看着作者“岑参”两个字,恨不得把它吃了!但我得到更多的是教训,我心想:为什么我背不下那首诗呢?我以前可是能把《唐诗三百首》首首都背下来啊.难道是我初二时耽搁的太多?我不是对古诗恢复信心了吗?我扪心自问了好久,终于明白了,我下得功夫还不够深啊!于是我放学一到家,写完作业就开始背诗,终于在我们学习《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时我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全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我的信心便更加充足,我暗暗发誓:要进入一个更高的诗词的境界.在品读岑参的诗歌时,我体会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戍边将士不畏严寒保家卫国之情,友人之间离别抑郁之情,离乡军人居安思危之情……其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貌似写春,实则写雪,有很深的含义.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学习古诗能使人聪颖善变.来学习古诗词吧!来传承古诗词吧!让古诗词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久盛不衰。 7.【求带写景诗句的作文】古诗中的秋 翻开诗集,我在里面寻找秋的影子,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夕阳夕下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山坡上,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张开双臂,吸一口秋天的气息,凉凉的,很舒畅,使人忘却了夏的炎热.坐在树下,任凭秋风吹拂过脸颊,我仿佛看到秋天的银杏树,叶子就象一把把小玉扇,扇哪扇哪,扇走夏天的炎热,带来秋天的凉爽.眨一下眼睛,秋天的枫树便在眼前,叶子像似熊熊烈火,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枚枚邮票,一枚枚给大家送来秋的信息的邮票. 刷刷——刷,秋风吹着枯黄枯黄的树叶,把叶子吹得满天飞舞,它们落到地面上,埋进土里,漂浮在水面,落到屋顶上……看到这,不禁想起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天的风也蛮调皮的嘛! 抬起头望着被秋风刷洗过的蓝天,一只只张翅飞翔的秋雁鸣叫着飞往南方,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便浮现在脑海中,秋天的风多么善良,她告诉秋雁“秋天到了——秋天到了!”还亲自送它飞向南方,让它在残酷的严冬前逃过冬的扼杀. 秋,一个金黄的季节,但我却把“秋”认为是她的名字,“秋”她是一个小孩,一个淘气而又善良的小孩,她驱走夏,让人们脱离夏的煎熬;她埋葬落叶,让土地肥沃,让生命得到滋润;她送走雁,让它逃离冬的魔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