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万里 《小池》的意思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题解:杨万里(1127—1206),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今译: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诵读: ①内容浅析: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②写作特点:将蜻蜓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趣。 2.小池的意思号诚斋,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泉水的出口,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 注词释义 泉眼,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晴天柔和的风光,字廷秀。 作者背景 杨万里(1124-1206),人称“诚斋体”,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早有蜻蜓立上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生动。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 细流: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流畅自然。 尖尖角。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树阴。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爱惜,南宋诗人,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他的诗通俗清新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惜:倒映在水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小荷、蜻蜓的描写。 晴柔,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细小的流水、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小荷才露尖尖角:指刚出生的、自然,树阴照水爱晴柔。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全诗从“小”处着眼。 照水 3.古诗小池的意思古诗词注词释义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古诗词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古诗词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4.杨万里 小池 的意思描写的是初夏的景色 有柔软的水,树影倒影的活波 还有初生的菏叶和刚来的蜻蜓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5.古诗小池的意思《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句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扩展资料 1、作品鉴赏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 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2、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 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池。 6.杨万里 《小池》的意思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 他的诗意境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题解:杨万里(1127—1206),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今译: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诵读: ①内容浅析: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②写作特点:将蜻蜓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