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思归的诗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唐代: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一剪梅·舟过吴江宋代: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渡 一作:度。桥 一作: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思吴江歌魏晋:张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入若耶溪南北朝: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2.古诗三百首人日思归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据刘餗《隋唐嘉话》记载,此诗是诗人出使陈时在江南创作的。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然而一个“才”字则透露出诗人满腹心事,仿佛他在屈指计日,也许在他的主观感受中新年已过了许久,但仔细一算,原来入春才七天呀,时间过得真慢!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样熬过去的呀:诗人以平淡质朴的诗句道出度日如年的心情。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他就盘算着归乡了;可是现在眼看着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从头顶掠过,诗人却无法回去。在后二句中,诗人先说“人归落雁后”,再说“思发在花前”,以将来迟归的结局来对照念念在心的思归愿望,更见出诗人身不由己,思归不得归的苦衷。 3.古诗 思归 急只找到了《人日思归》人日思归 是一首诗,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年代】:南北朝 【作者】:薛道衡 【题目】:人日思归 据《隋唐嘉话》上说,这首诗是薛聘陈时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过聘陈内史,此诗可能作于这时。 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字词解释 思:思归。 发:产生。 人日:阴历正月初七。 落:居,落在……后。 遗留在后面的 入春才七日:即人日。 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 思发在花前:自己在花开以前就产生了回乡的想法。 赏析 这是一首构思新巧、想象奇妙的思乡之作。据说作者写了这首诗后,南朝陈人看了一、二句,觉得薛不会作诗而加以嘲笑;等到看了三、四两句便立即夸赞说:“真是名不虚传的诗人。” 它好在什么地方呢?试看,归念早于花开之前,归时迟于雁归之后。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 这一写,就把想归又不能马上归的着急心理以及迫不及待要归的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而且,又是以雁归作衬托,更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 人们有时用最后两句表达思乡之情。 4.诗歌鉴赏 《思归 》思归 赵雍 袅袅秋风动客怀,啾啾猿鹤苦相催。 鲁侯不遇关天意,臧氏焉能沮我才。万里驱驰离乡国,十年奔走在尘埃。 吴兴山水何清远,一棹扁舟归去来! 徐徐的秋风吹动,牵起了客从他乡的游子情怀,凄切的猿鸣和飞鹤叫声随风压迫而来,催促着我加快行进的脚步。不能遇见当世鲁候想来是天意如此,但是即使是生在臧氏那样的家族里也不能阻挡我的才情和成长的脚步。 不远万里策乘骑告别家乡和祖国,数十年的时间来回奔波在俗世。想那故乡吴兴的山和水是多么的澄澈幽远,一叶小舟划桨随水逐波自由来去有多潇洒自在! 全诗由景及情抒发了作者对远离家乡后没有遇到慧眼伯乐的赏识前途不畅而深深感受到的无奈之情。 5.描写思归的诗词《思归》年代: 宋 作者: 陆游白发满青镜,怅然山水身。 那因五斗米,常作半涂人。涉世风波恶,思归怀抱真。 会当求鈯斧,送老镜湖滨。《思归八绝》年代: 宋 作者: 胡寅天柱峰前又一区,已闻松菊渐荒芜。 近来更草归田赋,敢以无功恋左符。《久客思归感兴》年代: 宋 作者: 周弼久客空江上,闲吟对石门。 青山非远近,流水自朝昏。夜月添乡梦,春风入烧痕。 翻思南郭路,迢递隔烟村。《岁晏思归五首》年代: 宋 作者: 宋庠岁晏坐伊川,孤襟日惘然。 无功堪载策,有路即防贤。宠辱丹心寸,年光素发边。 含毫虽踯躅,自欲赋归田。《关山月》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怨妇思归的古诗词春闺怨杜荀鹤 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 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闺怨董以宁 流苏空系合欢床,夫婿长征妾断肠。 留得当时临别泪,经年不忍浣衣裳。 闺怨词三首白居易 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 不惯经春别,唯知到晓啼。 珠箔笼寒月,纱窗背晓灯。 夜来巾上泪,一半是春冰。 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 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 寒闺怨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孤烛叹(一作闺怨)徐彦伯 切切夜闺冷,微微孤烛然。 玉盘红泪滴,金烬彩光圆。 暖手缝轻素,嚬蛾续断弦。 相思咽不语,回向锦屏眠。 闺怨徐彦伯 征客戍金微,愁闺独掩扉。 尘埃生半榻,花絮落残机。 褪暖蚕初卧,巢昏燕欲归。 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7.游子思归的诗句《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求人日思归的诗词,全部的《人日思归》诗词全文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诗词注释 【注释】: 1.人日: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 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2.人归落雁后:诗人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 3.思发在花前: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发生在春花开放以前。 赏析: 诗句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诗人是在异地他乡辞旧岁迎新年的。从诗句的词语 中可看出,“离家已二年”并不是真的离家已整整两年。后两句,诗人告诉我们, 他在春花开放前就有了归家的念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真正能动身回乡,可能 要落在南雁北飞的日子之后。诗歌写出了远在他乡的人时刻都在想着回家的普遍 心理。 9.人曰思归古诗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年代】:南北朝 【作者】:薛道衡 【题目】:人日思归 据《隋唐嘉话》上说,这首诗是薛聘陈时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过聘陈内史,此诗可能作于这时。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 [编辑本段]字词解释 思:思归。 发:产生。 人日:阴历正月初七。 落:居,落在……后。 遗留在后面的 入春才七日:即人日。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 思发在花前:自己在花开以前就产生了回乡的想法。 [编辑本段]赏析 这是一首构思新巧、想象奇妙的思乡之作。据说作者写了这首诗后,南朝陈人看了一、二句,觉得薛不会作诗而加以嘲笑;等到看了三、四两句便立即夸赞说:“真是名不虚传的诗人。”它好在什么地方呢?试看,归念早于花开之前,归时迟于雁归之后。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这一写,就把想归又不能马上归的着急心理以及迫不及待要归的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而且,又是以雁归作衬托,更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人们有时用最后两句表达思乡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