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有关江西上饶的古诗题上饶亭 张祜 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夜月水南寺,秋风城外砧。 早霜红叶静,新雨碧潭深。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张祜(约785—849?),字承吉,唐诗人,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享年70岁 夏日登信州北楼 李郢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 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信州溪岸夜吟作 韦庄 夜倚临溪店,怀乡独苦吟。月当山顶出,星倚水湄沈。 雾气渔灯冷,钟声谷寺深。一城人悄悄,琪树宿仙禽。韦庄(约公元900年左右,生卒年不详),字端已,唐末五代诗人.京兆杜陵(今西安)人,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更多关于上饶的诗词见 http://gushi.qinqishuhua.org/ 2.写上饶的诗句《送苏修游上饶》 年代: 唐 作者: 崔峒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 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世事关情少,渔家寄宿多。 芦花浅淡处,江月奈人何。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连云松竹, 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 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 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 老夫静处闲看。 《送人贬信州判官》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地僻山深古上饶,土风贫薄道程遥。 不唯迁客须恓屑,见说居人也寂寥。 溪畔毒沙藏水弩,城头枯树下山魈。 若于此郡为卑吏,刺史厅前又折腰。 《送孟信州去矣行》 年代: 宋 作者: 苏泂 青丝络马黄金羁,紫衣导从前驱驰。 男儿四十作太守,路人指点生光辉。 我时笑与路人说,太守襟怀世人别。 平生为政学鲁论,爱民如儿少鞭挞。 上饶之民吾贺君,君独不见南安军。 是家官职未渠已,太后垂帘功盖世。 《喜晴》 年代: 宋 作者: 章甫 连山春雨来,径滑不容足。 行人相攀援,泥泞及马腹。 欲往不得前,野店可投宿。 朝来天宇佳,笑语闻童仆。 宣城半程耳,山路听诘曲。 自别贤主人,三岁如转烛。 应烦倒屣迎,喜气见眉目。 新堂几日成,春酒此时熟。 珠玑倾锦囊,尘埃拂楸局。 上饶千里远,策蹇许追逐。 北归预可料,诗作牛腰束。 3.杨万里的古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注释](1)净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 (2)毕竟:终究,到底。(3)四时:四季。 [译文]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风光就是与别时不同。莲叶满湖,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帖水映日,显出与众不同的艳红。 伤春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注释】 又作:晓登万花川谷看海棠 [注释](1)准拟:预料。(2)枉却:辜负。 东风:春风。 [译文]春天来到之时,预料今年春天赏春的乐事肯定会很多,没想到今年又和往年一样,辜负了今年春天的美景。 看到我是年年都不曾有眼去观赏那似锦的繁花。我不是在病中就是在愁中,那有心情去观花呢! 小池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初夏睡起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新柳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宿新市徐公店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晚风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舟过安仁 【 杨万里】 一夜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水调歌头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 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 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 郎君入奏,又迎珠?胰胄廾拧?醇唇鸹ㄗ馅荆⒕倨纬A焦崦蛉恕H闾ㄐ巧希坏憷先诵恰? 好事近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念奴娇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 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 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 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武陵春 长铗归乎踰十暑,不著鵔鸃冠。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昭君怨?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昭。 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昭君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忆秦娥?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归去来兮引? 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 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怨、冷落东篱。 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引? 欣欣花木向荣滋,泉水始流澌。 万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 遇形宇内几何时,岂问去留为。 委心任运无多虑,顾皇皇、将欲何之。大化中间,乘流归尽,喜惧莫随伊。 归去来兮引? 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蔾。念心为形役又奚悲,独惆怅前迷。 不谏后方追。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 归去来兮引? 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 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归去来兮引 扁舟轻扬破朝霏,风细漫吹衣。试问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 乃瞻宇载奔驰。 迎候满荆扉。 已荒三径存松菊,喜诸幼、入室相携。有酒盈尊,引觞自酌,庭树遣颜怡。 归去来兮引? 浮云出岫岂心思,鸟倦亦归飞。翳翳流光将入,孤松抚处凄其。 息交绝友堑山溪。世与我相违。 驾言复出何求者,旷千载、今欲从谁。亲戚笑谈,琴书觞咏,莫遣俗人知。 归去来兮引 邂逅又春熙,农人欲载?。告西畴有事要耘耔。 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 归去来兮引? 容膝易安栖,南窗寄傲睨。更小园日涉趣尤奇,尽虽设柴门,长是闭斜晖。 纵遐观矫首,短策扶持。 。 4.诗的产生虞美人 宋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人东归 作者: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饯别王十一南游 作者: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作者: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作者: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5.诗题中带有仙字的古诗1.《临江仙 信州作》-宋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2.《仙游潭五首·仙游潭》-宋 苏辙 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 路断游人止,龙藏白沫旋。 翦藤量水短,插石置桥坚。 桥外居民少,躬耕不用钱。 3.《巫山一段云 题通仙观》-元 尹志平 列翠峰峦秀,仙都气象清。三阳端正玉鳌形。一气自天成。万叠云山深处。别是洞天幽圃。何人能得久闲居。清静乐无余。 4.《得仙亭》-宋 李弥逊 隔水楼台耸佛宫,缘云扪石得搘筇。 布金地主空遗像,折桂仙翁失旧踪。 人去远山留夕照,僧归晚径带残钟, 眼中有句无人道,欲寄丹青恐未工。 5.《琴曲歌辞·升仙操》-唐 李群玉 嬴女去秦宫,琼箫生碧空。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 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丛簧发仙弄,轻举紫霞中。 浊世不久住,清都路何穷。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 6.《怀仙》-唐 王勃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 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 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暂时先上六首,不够或需要词的请追问 6.与“江西”有关的古诗 含注释题上饶亭 张祜 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夜月水南寺,秋风城外砧。早霜红叶静,新雨碧潭深。 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张祜(约785—849?),字承吉,唐诗人,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 初寓姑苏,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享年70岁 夏日登信州北楼 李郢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 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 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 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 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信州溪岸夜吟作 韦庄 夜倚临溪店,怀乡独苦吟。月当山顶出,星倚水湄沈。 7.带徐字的古诗词南龙兴寺春晴后,缓步徐吟绕四廊 《南龙兴寺残雪》徐卿徐卿且停手,呼儿割鸡酌春酒。——《听徐雪江琴》 年代:宋 作者: 汪元量 徐甲傥容心忏悔,愿身成骨骨成灰。——《似曾诗》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古风其三》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徐陈尝并作,枚马亦同时。——《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年代:唐 作者: 张说 徐榻思方建,左车理自均。——《答张燕公翻著葛巾见呈之作》 年代:唐 作者: 赵冬曦 徐闻传凤诏,晓唱辨鸡人。——《闻漏》 年代:唐 作者: 王岳灵 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头。——《晓望白帝城盐山》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花送到家。——《天平山中》 年代:明 作者: 杨基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杂曲歌辞·壮士行》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徐行石上苔,静韵风中弦。——《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 年代:唐 作者: 权德舆 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徐福竟何成,羡门徒空言。——《观海》 年代:唐 作者: 独孤及 徐声传凤阙,晓唱辨鸡人。——《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年代:唐 作者: 张少博 8.关于和睦的诗句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简析】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quot;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