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罗衣的诗句

1.带有罗衣二字的古诗,并有出处表示女子貌美的诗词

《教池回》作者:史浩 朝代 宋代 体裁:词云淡天低,疏雨乍霁,桃溪嫩绿蒙茸.珠帘映画毂,金勒耀花骢.绕湖上、罗衣隘香风.擘波双引蛟龙.寻奇处,高标锦段,各骋英雄.缥缈初登彩舫,箫鼓沸,群仙玉佩丁东.夕阳中、拼一饮千锺.看看见、璧月穿林杪,十洲三岛舂容.醉归去,双旌摇曳,夹路金笼.《武陵春》诗人 万俟咏 朝代:宋代 体裁 词燕子飞来花在否,微雨退、掩重门.正满院梨花雪照人.独自个、怯黄昏.轻风淡月总消魂.罗衣暗惹啼痕.谩觑著、秋千腰褪裙.可?是、不宜春.宴春台慢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 宋 张先丽日千门,紫烟双阙,琼林(一作楼)又报春回.殿阁风微,当时去燕还来.五侯池馆频(一作屏)开,探芳菲、走马天街.重帘人语,辚辚绣轩,远近轻雷.雕觞霞滟,翠幕云飞,楚腰舞柳,宫面妆梅.金猊夜暖,罗衣暗裛香煤.洞府人归,放(一作拥)笙歌、灯火下楼台.蓬莱(一作放笙歌灯水楼台,下蓬莱.一无放字)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绝缨歌】李颀 唐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醉落魄】宋 作者:赵善括横梯画阁.月明江净烟光薄.碧山回绕栏干角.一缕行云,忽向杯中落.樱歌柳舞俱柔弱.罗衣不耐江风恶.凭谁唤取双黄鹤.骑上瑶台,同赴金桃约.浣溪沙 李之仪昨日霜风入绛帷.曲房深院绣帘垂.屏风几曲画生枝. 酒韵渐浓欢渐密,罗衣初试漏初迟.已凉天气未寒时.。

2.唐诗;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长夜漫漫,不寐的她仍在独自缝制罗衣,心中幽深的思念哪有尽头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南朝诗人谢朓所作的《玉阶怨》是一首宫怨诗.此诗从班婕妤的哀怨中提炼出它的普遍意义,写出了所有被封建君王遗弃的妇女共同的哀愁.如果说“长夜缝罗衣”的动作暗含着主人公希求获宠的幻想,那么“思君此何极”就是她内心愁思的直接流露了.一个被冷落、遭遗弃的宫女,尽管满腔哀愁,却仍然不改思君之心,只能将改变目前处境的唯一希望寄托于君心的转变,这就愈加可悲了.因为在后宫上千佳丽中,不知有多少女子终生无缘得见君王一面,即使有幸获宠,也时时可能因君王的喜新厌旧而被贬入冷宫.在无数的长夜里,她们只能无穷尽地做着思君的幻梦,在痛苦无望的期待中度过余生.这是从其悲剧的根本原因来理解“思君此何极”的意蕴.但从诗中所表现的今夜的情景来看,“此何极”又与“长夜”相应,夜有多长,思也就有多长.对于一个不寐的女子来说,这长夜似乎是没有尽头的,因此她的愁思也是无尽无极的.这种思本身就意味着怨.寓怨于思,含而不露,更显得情韵深长,耐人寻味.。

3.带“罗”字的诗句有哪些

1.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释义: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3.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薛逢《宫词》

释义: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香料。

4.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鱼玄机

释义:写自己有诗才,却因为是女子,不能参与科举考试,空有满腹才情,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羡慕也是徒然。

5.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释义: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

6.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李白《清平乐·一名忆萝月》

释义:秋季的王宫的夜,月光透过金边的窗户的间隙,娘娘的蚊帐里一对情人散着兰麝香,香烛渐渐落下灯芯的余烬、女郎你别说睡得孤独、后宫还有三千佳丽。

7.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李煜《临江仙》

释义: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释义: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9.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释义: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10.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牛峤《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释义:冬去春来,柳枝绽出鹅黄嫩芽,低垂着如拂袖拜人。

4.【关于咏荷的诗句】

1、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2、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3、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4、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6、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7、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8、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9、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10、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11、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12、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13、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4、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15、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16、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17、黄莺儿——晁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18、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19、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20、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5.有关菡萏的诗句

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荷花是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又称莲花,古称芙蓉、菡萏、芙蕖。荷花原产于中国。

诗:

《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李璟【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宋 欧阳修 《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诗:“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 扬州 。” 清 洪升 《长生殿·窥浴》:“悄偷窥,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

6.自恨罗衣掩诗句 举头空羡榜中名 什么意思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作者】鱼玄机 【朝代】唐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这首诗抒发了她满怀雄才大志,却无法与须眉争雄的怅然心情。

唐代进士在崇真观南楼高高张贴题名,这是朝野瞩目的盛事,长安人争相前往观看。鱼玄机看得又羡又气,心绪难平:科举以诗取士,她枉自写得锦绣诗篇,也备受文人推崇,根本就不会输给男人,却与功名无缘。

鱼玄机的诗在当时和后世都为人盛赞,明代文学家钟惺甚至夸她为“才媛中之诗圣”。此诗就写得非常大气,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首句以春日放晴来象征放榜,蟾宫折桂;次写看到上榜士子在崇真观壁上题名的盛况。这两句写得气势雄浑,势吞山河,正抒发了她满怀的雄才大志。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自己有诗才,却因为是女子,不能参与科举考试,空有满腹才情,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羡慕也是徒然。鱼玄机恨自己生为女儿身,不然就可以像那些及第举子一样赢得功名,披红戴锦,一日看遍长安花。

此诗流露出争强好胜而又无奈的心情。诗中一个“自恨”和“空羡”包含了女诗人无限的悲凉和无奈,包含了女诗人无限叹息和不满,也包含了女诗人无限的自信和诉求。

自古以来,科举制度只给男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而女子,无论多么有才华,也只能“空羡”,只能空怀怅恨。

这首诗是她对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和满腔热血的酸楚和激愤,对自己无法像一个男子一样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叹息和呐喊,表面上是怨恨自己不能像男人一样参加科举,却蕴含了对埋没女子聪明才智的重男轻女的男权社会的怨恨和不满,不甘埋没、不甘雌伏的勇迈情怀和傲兀精神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这里可以看出鱼玄机是一位有才华,有志向,有追求,有理想的自信的女子。

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世人眼里都觉得女子只用在家相夫教子就行,考取功名,建功立业只是男子的事。

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位有如此才情和思想的女子实属难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