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志和的诗词有哪些【太寥歌】张志和 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冥哉茫哉, 惟化之工无疆哉。 【空洞歌】张志和 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悫然,其形团圞。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 【渔父歌】五首·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张志和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渔父】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2.李清照写的关于清明的诗句,张志和写的关于春天到了,桃花芬芳的李清照关于清明的词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张志和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白居易写的关于落日的诗: 经溱洧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杜甫写的关于长江的诗句: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张志和的古诗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 古诗:(1)《渔歌子》 ,又名《渔父》《渔父乐》《渔夫辞》。 全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渔父 全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3)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全文: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4)太寥歌 全文: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 冥哉茫哉,惟化之工无疆哉。 (5)空洞歌 全文: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 廓然悫然,其形团圞。 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 (6)渔父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4.张志和的诗其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在湖州西郊20里许的弁南乡樊漾湖村境内。 同治《湖州府志》卷十九载:“西塞山在城西二十五里,唐张志和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有桃花坞,凡常湖,张志和游钓于此。” 光绪《吴兴合璧》卷一载:“西塞山,唐张志和浮家泛宅,沿洄苕、霅之间,青笠绿蓑来往风波之际,枫叶荻花之路,或东或西,乘流垂钓之舟。” 《大清一统志·湖州府志》卷二百九十载:“西塞山,在乌程县西南二十五里。 有桃花坞,下有凡常湖。唐张志和游钓于此,作渔父词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卷二百九十一又载:“颜真卿刺湖州,志和往来苕、霅间”。 上述史料已充分证明了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在湖州西塞山附近一带“浮三江,泛五湖”、“往来苕、霅间”,为什么黄石这位朋友不顾历史之事实,硬把“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作者张志和与黄石之三国时“铁锁横江”的西塞山牵强附会进去,把饱受“安史之乱”动荡不安之苦的喜欢清逸渔隐的张志和强拉到硝烟弥漫的历经过上百次战争的“曹武成王用师之域”的西塞山古战场上去活受罪?真让人难以置信。 如果张志和在天有灵的话,亦会愤然而起的。 其二: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关于这首词地名,那位黄石的朋友认为是咏长江,那是错的,即使是刚会读诗的小学生可能亦会知道这“长江白浪”是借喻,作者只是把长江作比喻罢了。 这“长江白浪不曾忧”一句,是写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远离尘嚣,与名利无争,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亦觉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意思。再看上面的“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二句。这舴艋舟舟形相当的狭长,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湖中,渔夫们赖捕鱼为生,在风雨中闯荡,练就一手纵棹乘流的工夫。 而诗人在湖州西塞山渔隐多年,与驾舴艋舟的渔夫为伍,乘流,纵棹,自然亦“能纵棹”,“惯乘流”,往来自如,成为乘风破浪的能手,哪里担忧什么长江白浪呢?所以这首词如果要考证地名的话,只要考证“钓台”这个地名就行了。 夏承焘《唐词人年谱·张先》引《梅磵诗话》下谓:“吴兴西门外张钓鱼湾,即张志和钓游处。” 《太湖备考·卷一》载:“苕溪…,至目海山麓入乌程界为西溪,北过钓鱼台而分者三……”。这“北过钓鱼台”之钓鱼台从《大清一统志·湖州府全图》及民国初期的《吴兴全图》和《吴兴明细全图》上分析,以及笔者实地之考察,认为此钓台即在湖州城西二十里许的西苕溪溪中间的大礁石——石堂子。 石堂子上原有钓台遗址,与西塞山遥遥相望,二者相距仅三里之遥。西苕溪在洪水泛滥时,亦同样是惊涛骇浪,急流直下,亦不亚于长江之白浪,张志和词中“长江白浪不曾忧”亦是西苕溪洪水泛滥时的真实写照。 所以石堂子与张志和“钓台渔父褐为裘”中之“钓台”相当吻合。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诗中有“龙头舴艋吴儿竞”句,说明湖州有舴艋舟。 丁文《陆羽大传》中有张志和在石堂子上垂钓,与颜真卿、陆羽等人相见的故事情节。 可惜的是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湖州航管部门为了疏导西苕溪,多次用炸药轰炸石堂子,但没有炸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在石堂子上安装了航标灯塔。 西苕溪在没有洪水时最适宜小舟纵棹乘流,石堂子更是绾纶垂钓的理想之地。实地的考察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和领会了张志和词中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真正的意境。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张志和词中的钓台乃西苕溪溪中间的大礁石——石堂子无疑。 其三: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霅溪:水名,在浙江吴兴。 霅溪又是吴兴的别称:吴兴因境内东笤溪、西笤溪等水流至吴兴城内汇合称为霅溪而得名。据有关水利部门考证,全国只有一条“霅溪”,而唯一的一条霅溪就在湖州,所以霅溪或霅溪湾在湖州的事实不容分辩。 霅溪的地理位置,据《太湖备考·卷一》云:“苕溪……,至目海山麓入乌程界为西溪,北过钓鱼台而分者三:一北经小梅入太湖;一东入清源门至江子汇;一南至定安门,与岘山洋南来水合,亦入江子汇,为霅溪。”这里已把霅溪的地理位置说的十分的清楚了。 那么霅溪湾在哪里?西塞山下的凡常湖(俗称青草湖)和西苕溪有一江相连,相连的江叫玄通江,俗称七里玄通江,玄通江与青草湖的接口处即霅溪湾,霅溪湾每天有子午二潮涨落,鱼儿在那里弄潮翔底,自然是垂钓的最佳去处。因而,这霅溪湾亦就是张志和《渔父词》所写的“霅溪湾里钓鱼翁”里的霅溪湾。 明栗祁《万历湖州府志》卷四记载:“尚书严震直墓在西塞山。”清徐凤衔《乌程县志》卷三“旧郡志谓严尚书震直墓在西塞山,尚书自号西塞翁,殁葬其处,其山正值城西。” 霅溪湾隔湖对面还有尚书坟,明尚书严震直墓就葬在此地。根据我们实地之考察,我们找到了明万历《湖州府志》卷四记载的尚书严震直墓,与府志中记载的地理位置上完全吻合。 墓背山面湖(青草湖),与霅溪湾遥遥相望,古木参天,环境幽静,当地人称其。 5.张志和有哪些诗共九首 【太寥歌】张志和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 冥哉茫哉, 惟化之工无疆哉。 【空洞歌】张志和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 廓然悫然,其形团圞。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 【渔父歌】五首·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张志和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渔父】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6.白居易和张志和的诗白居易的诗「前庭凉夜」白居易露簟色似玉,风幌影如波。 坐愁树叶落,中庭明月多早秋独夜」白居易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禁中」白居易门严九重静,窗幽一室闲。好是修心处,何必在深山「村雪夜坐」白居易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友人夜访」白居易檐间清风簟,松下明月杯。 幽意正如此,况乃故人来「晚望」白居易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招东邻」白居易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山下宿」白居易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琴」白居易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 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鹤」白居易人各有所好,物固无常宜。谁谓尔能舞,不如闲立时。 「禁中秋宿」白居易风翻朱里幕,雨冷通中枕。耿耿背斜灯,秋床一人寝。 「出关路」白居易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 「秋夕」白居易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微雨夜行」白居易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江楼闻砧(江州作)」白居易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宿东林寺」白居易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郡中」白居易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荔枝。「东楼竹」白居易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春题华阳观(观即华阳公主故宅有旧内人存焉)」白居易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秋雨中赠元九」白居易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城东闲游」白居易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白居易华阳观里仙桃发,把酒看花心自知。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和友人洛中春感」白居易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寄陆补阙(前年同登科)」白居易忽忆前年科第后,此时鸡鹤暂同群。秋风惆怅须吹散,鸡在中庭鹤在云。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白居易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曲江忆元九」白居易春来无伴闲游少,行乐三分减二分。何况今朝杏园里,闲人逢尽不逢君。 「过刘三十二故宅」白居易不见刘君来近远,门前两度满枝花。朝来惆怅宣平过,柳巷当头第一家。 「下邽庄南桃花」白居易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白居易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白居易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 「盩厔县北楼望山(自此后诗为畿尉时作)」白居易一为趋走吏,尘土不开颜。孤负平生眼,今朝始见山。 「别韦苏州」白居易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 「戏题新栽蔷薇(时尉盩厔)」白居易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 「酬王十八、李大见招游山」白居易自怜幽会心期阻,复愧嘉招书信频。王事牵身去不得,满山松雪属他人。 「县南花下醉中留刘五」白居易百岁几回同酩酊,一年今日最芳菲。愿将花赠天台女,留取刘郎到夜归。 「宿杨家」白居易杨氏弟兄俱醉卧,披衣独起下高斋。夜深不语中庭立,月照藤花影上阶。 「醉中留别杨六兄弟(三月二十日别)」白居易春初携手春深散,无日花间不醉狂。别后何人堪共醉,犹残十日好风光。 「醉中归盩厔」白居易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游云居寺,赠穆三十六地主」白居易乱峰深处云居路,共蹋花行独惜春。胜地本来无定主,大都山属爱山人。 「和王十八蔷薇涧花时有怀萧侍御兼见赠」白居易霄汉风尘俱是系,蔷薇花委故山深。怜君独向涧中立,一把红芳三处心。 「再因公事到骆口驿」白居易今年到时夏云白,去年来时秋树红。两度见山心有愧,皆因王事到山中。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白居易文略也从牵吏役,质夫何故恋嚣尘。始知解爱山中宿,千万人中无一人。 「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白居易莫羡蓬莱鸾鹤侣,道成羽翼自生身。君看名在丹台者,尽是人间修道人。 「过天门街」白居易雪尽终南又欲春,遥怜翠色对红尘。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 「惜玉蕊花,有怀集贤王校书起」白居易芳意将阑风又吹,白云离叶雪辞枝。集贤雠校无闲日,落尽瑶花君不知。 「长安送柳大东归」白居易白社羁游伴,青门远别离。浮名相引住,归路不同归。 「重到毓村宅有感」白居易欲入中门泪满巾,庭花无主两回春。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 卷436_49 「乱后过流沟寺」白居易九月徐州新战后,悲风杀气满山河。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