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个人觉得连理枝是缠绕,连接在一起的枝条,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找到个典故,未必准:“连理枝”的典故可能来自《搜神记》中的一则故事。战国时宋国大臣韩凭与妻子何氏两人感情恩爱。 当时宋君康王荒淫无道,竟因看上何氏的美丽贤淑,而把韩凭囚禁起来。 何氏暗中写封信给丈夫,信上说:“其雨淫淫,河水大深,日出当心。” 不料信却落入宋王手中。此信为何氏的绝命诗,其中“日出当心”指的是“心有死志”。 果然,何氏利用陪康王出游的机会跳楼自尽,韩凭也于不久后殉情自杀。 康王震怒不已,下令将两人的分葬二处,还说“若两人的墓能合在一起,就不再阻止了。” 没想到几天后,两座坟的墓地都长出树来,枝干树叶合抱在一起,树根也纠缠在一块儿,树上还有一对鸟儿在唱和鸣叫着,声音相当凄凉哀婉动人!鸟是一对鸳鸯,树被人叫做相思树,这应该就是“连理枝”的典故由来了。不过搜神记本身是记载神异之事,不可信。 至于其他的类似悲剧,比较有名的是《孔雀东南枝》中的诗句: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也应该化用这个典故。 2.连理枝代表什么连理枝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中的名句。 连理枝是指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北京故宫御花园里钦安殿、浮碧亭的旁边都有这样合生的树。 连理枝在自然界中是罕见的。相邻的两棵树的枝干为什么可以长得相依在一起呢? 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有一层细胞叫做形成层,这一层细胞有很强烈的向外和向内的分裂作用,细胞分裂,增生了许多新的细胞,就会使树干长粗。 如果两棵树在有风的天气里,树干互相磨擦,把树皮磨光了,到无风的时候,两条树枝挨近,形成层就密接在一起,互相增生的新细胞,就会长在一起,越是靠得紧,就越容易长在一起。 古人从自然界里看到了连理枝的形成,就创造了人工嫁接的方法。 人工嫁接也无非是将一种植物的芽或枝割取下来(叫做接穗),同时将另一种植物的树皮割一切口,露出形成层(叫做砧木)。这样,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密接,用麻捆扎起来,过些日子就长在一起了。 从古书上的记载来推断,我国很早就用嫁接的方法来栽培果树。例如唐代郭橐驼所著的《种树书》中对于嫁接作了很多有意义的记述,书中说:“桃接李枝则红而甘;梅树接桃则脆;桃树接杏则大;李树接桃则为桃李。” 我们的祖先根据自然界中连理枝的形成发明了嫁接术,今天我们运用嫁接来创造新品种,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方法。麻烦采纳,谢谢。 3.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什么意思1、“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中的名句。这两句的意思是—— 在天上,我们愿作比翼齐飞鹣鹣鸟;在地上,我们甘为永不分离连理枝。 寓意:无论在天上还是地下都要在一起。形容两个人矢至不渝的爱情。 2、注释: ①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据说只有一目一翼,雌雄并在一起才能飞。 ②连理枝:两株树木树干相抱。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 3、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