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乌海书法城的诗句

1.关于赞美乌海的诗歌

我爱乌海

乌海 才刚过30岁

它是升起在黄河岸边

一轮朝阳

分外灿烂和光明

我爱在每一个

朝霞喷涌的 清晨

走进 湖光塔影

走进 花丛树浪

我爱攀上高高的湖心亭

西望黄河如带

田园似锦

东眺卓峰如屏

朝霞似火

一片片明沙

顺着千里山滑下

那是亲切的

我的金沙湾

我爱乌海的变化

它从风沙中、贫瘠中、荒漠中

走过

十几年前

他的名字叫大漠煤城

后来,有人他叫葡萄城。

为乌海自豪吧

青春的乌海啊

每时每刻 涌动着

春潮般的梦幻

告诉人们

它正当年轻

2.参观乌海书法城作文300字左右

有人说,走进乌海,就是走进了一座文化之城;走进乌海,也就走进了书香之家。

近日,记者走进了神华乌海能源公司西来峰焦化厂工会主席宋国庆的办公室。虽然他是煤焦企业的中层干部,可在他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却遍布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墙上挂着几幅风格迥异的书画作品,办公桌上也放着一叠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法作品。

“单位专门成立了一个书画创作基地,大家上班时间一心谋生产,业余时间全力抓文化,现在已经近百名职工接受了书法培训。”宋国庆介绍道。

其实,在乌海市,不论在工厂、矿山,还是在街头、社区,大家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特色文化正成为当地经济社会的潜在助推力之一。乌海这个“煤城”向外界传递的已不再是煤海掀涛的形象,而是在悄然间被兴起的文化巨浪所取代。

特别是书法这门文化艺术已让乌海的特色文化走向了全区、全国。 远古文明为乌海地区带来太多的文化灵性,而一旦远古文明、工业文明与移民文化融为一体,必将绽放出异彩,使乌海市实现了从“煤城印象”到“中国书法城”的转变“如果把乌海的历史比作一本书,那么,桌子山岩画就是这部书的‘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尹君在他所著的《太阳神闪耀的地方》这样写道。

桌子山岩画是乌海地区已发现岩画的总称。有艺术家曾提出书画同源的说法,认为岩画就是古人类的文字符号。

也有人据此提出:乌海的文化特别是书法艺术之兴盛,是得益于这些古老岩画及远古文明的启迪和灵感! 滚滚黄河穿市而过,也为乌海地区注入了母亲河博大的胸怀,并融入了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

3.参观乌海书法城作文

伴随着上世纪50年代末的开发建设开始,经历了矿工习字、书法组织成立、书法函大开班、群众普及、政府重视、成果显现的不平凡历程。2008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乌海为首个“中国书法城”;2011年,乌海又获“中国硬笔书法名城”殊荣。

有国家级书协会员28人,自治区级书协会员123人;全市有各类书法组织30余个,书法培训学校、学习班30多家。政府将书法元素浓墨重彩地融入城市建设,对书法人才个人单项奖励高达10万元之多。成功举办4届黄河明珠·乌海书法艺术节、两届书法产业博览会、三届“乌海书法论坛”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书法活动10余次,各类书法展览100余次,并创造了5个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4.描写乌海之美的诗歌

我爱乌海

乌海 才刚过30岁

它是升起在黄河岸边的

一轮朝阳

分外灿烂和光明

我爱在每一个

朝霞喷涌的 清晨

走进 湖光塔影

走进 花丛树浪

我爱攀上高高的湖心亭

西望黄河如带

田园似锦

东眺卓峰如屏

朝霞似火

一片片明沙

顺着千里山滑下

那是亲切的

我的金沙湾

我爱乌海的变化

它从风沙中、贫瘠中、荒漠中

走过

十几年前

他的名字叫大漠煤城

后来,有人他叫葡萄城。

为乌海自豪吧

青春的乌海啊

每时每刻 涌动着

春潮般的梦幻

告诉人们

它正当年轻

5.描写乌海的童谣

家乡童谣

我的家乡在乌海,那里有山也有水。

甘德尔山高又立,佛祖山上盘腿坐。

岩画被称活化石,四合木为保护木。

煤炭资源享不尽,素为塞外煤炭城。

城市建设有成就,土楼翻建叮当响。

金沙湾里美景见,沙丘连绵又起伏。

飞机雄鹰展翅飞,任你天南海北游。

翰墨园里笑声多,滨河建设更美观。

历史悠久黄河水,养育中华儿女情。

葡萄香甜是特产,葡萄酒香飘万里。

书法绘画了不起,一笔一画顶呱呱。

科技馆里高科技,让人视眼更开阔。

家乡之旅多快乐,欢迎您来逛一逛。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