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八骏图的诗《八骏图》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 《观八骏图》 年代: 唐 作者: 刘叉 穆王八骏走不歇,海外去寻长日月。五云望断阿母宫,归来落得新白发。 《八骏图诗》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穆满志空阔,将行九州野。神驭四来归,天与八骏马。 龙种无凡性,龙行无暂舍。朝辞扶桑底,暮宿昆仑下。 鼻息吼春雷,蹄声裂寒瓦。尾掉沧波黑,汗染白云赭。 华輈本修密,翠盖尚妍冶。御者腕不移,乘者寐不假。 车无轮扁斫,辔无王良把。虽有万骏来,谁是敢骑者。 《八骏图》 年代: 唐 作者: 罗隐 穆满当年物外程,电腰风脚一何轻。如今纵有骅骝在,不得长鞭不肯行。 《八骏图》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 丹雘传真未得真,那知筋骨与精神。只今恃骏凭毛色,绿耳骅骝赚杀人。 《赵松雪八骏图》 年代: 明 作者: 王泽 赵家王孙擅好书,更复画马如江都。尝从玉堂罢春直,惯写天马随监奴。 马来西宛龙八尺,势或怒惊如鹊立。似疑初浴荥河波,身上龙纹五花湿。 王孙写骏不写形,运思已入天机精。都将临池古书法,落笔一扫千人惊。 今逢此图乃八匹,老我见之唯叹息。人间驽马漫纷纭,天上龙文谁购得。 忆昨八骏登瑶池,昆仑万里天西陲。风行电迈景恍惚,翠蕤不动天王旗。 古来八骏虽已矣,房星在天还不死。雄姿伏枥世岂无,胡乃唯称穆天子。 《姚少师所藏八骏图》 年代: 明 作者: 曾棨 周家八马如飞电,夙昔传闻今始见。锐耳双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叠耸高崔嵬,权奇知此真龙媒。霜蹄试踏层冰裂,骏尾欲掉长飚回。 瑶池宴罢归来早,络月羁金照京镐。紫鞚飞时逐落花,雕鞍解处眠芳草。 由来骏骨健且驯,弄影骄嘶不动尘。有时渴饮天津水,五色照见波粼粼。 圉官骑来难久驻,饮向春流最深处。珠衔宝勒不敢疏,直恐飞腾化龙去。 古来善画韦与韩,此画岂同凡马看。人间造次不可得,苜蓿秋深烟雨寒。 2.形容骏马的诗词李贺的《马诗》共23首,大都别有比兴寓意。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革詹),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风鹨去鸟)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其十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一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三 宝(决左换王)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四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五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洒云飞。 其十六 唐剑斩隋公,(拳下换毛)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七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斜,金埒畏长牙。 其十八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九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二十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一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十二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十三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参考资料:?fr=qrl3 3.八骏图上的诗词写的是什么《房兵曹胡马诗》 杜甫 [唐]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释义】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此诗前四句具体地描写胡马瘦骨棱起如刀峰 , 耳竹削似的尖耸 , 俊逸矫健 , 步履轻快,四蹄生风 , 是匹骏马 。 后四句则赞美胡马的本领 , 指出其所到之处 , 没有东西可阻挡之 , 值得策骑者信赖 , 甚至可将生命交托给它 , 由於胡马如此骁勇快捷 , 故万里亦可横行 。 全诗赞美胡马之余 , 亦抒发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 4.带有骏马的诗句1.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杂感》) 7.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5.谁有描写骏马的诗句李贺的《马诗》共23首,大都别有比兴寓意。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革詹),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风鹨去鸟)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其十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一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三 宝(决左换王)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四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五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洒云飞。 其十六 唐剑斩隋公,(拳下换毛)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七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斜,金埒畏长牙。 其十八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九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二十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一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十二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十三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参考资料:?fr=qrl3。 6.八骏图的描写一、传世名画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 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而体现他国画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国画奔马。 他非常注重写生,关于马的写生画稿不下千幅,学过马的解剖。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熟悉马的性格脾气。 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 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 《八骏图》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郎世宁《八骏图》 郎世宁出生于意大利米兰的圣马塞兰诺(San Marcellino),青年时期随卡洛科纳拉(Carlo Conara)学习绘画与建筑,并在1707年左右加入了热那亚耶稣会。 刚开始只为意大利的教堂画壁画,1714年居往在葡萄牙里斯本及科英布拉。几年后对中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1715年前往中国。 期间曾于澳门学习中文、并以“郎世宁”作为汉名。 八匹马的名字: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象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7.描写八骏图一、传世名画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 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而体现他国画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国画奔马。 他非常注重写生,关于马的写生画稿不下千幅,学过马的解剖。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熟悉马的性格脾气。 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 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的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极为成功的。 《八骏图》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江苏宜兴人。少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 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意及苏联展览。抗日战争期间,屡以已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 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神情。 曾创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寓有进步思想的历史画。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 画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在北京设置画家徐悲鸿纪念馆。 另外许多画家有同题画,例如:艾启蒙,字醒庵,波希米亚人。一七零八年(清康熙四十七年)生,一七四五年(清乾隆十年)来华,与郎世宁(他也有幅《八骏图》)同为清王朝画院供奉,擅长于绘制动物花鸟,供职如意馆,赐三品衔。 一七八零年十月十六日(清乾隆四十五年)卒,享年七十二岁。 艾启蒙的绘画与郎世宁一样,将西洋绘画技法融入到中国工笔绘画之中,成为中国清代绘画史上别具一格的新画风。 《八骏图》为其写实性代表作品。所绘八匹骏马,与真马等大,均为中亚等地进贡清王朝的罕见名马,神形各异,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生技巧。 作品为绢本,画面钤有御用“乾隆御览之宝”印章与朝廷重臣的题赞。其尺幅之大、装裱之巨且精为画史所罕见,具有很高的文献与艺术价值。 《八骏图》原为宫廷御览之物,现存南京博物院。二、唐诗。 大诗人白居易作。全诗如下: 八骏图-诫奇物,惩佚游也【唐】白居易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注释】《白云》、《黄竹》:均为歌名,传说是周穆王与西王母唱和之作。 房星之精:二十八宿中的房宿,又叫天驷,主车驾。古人认为它掌管人间皇帝的车马。 【赏析】本诗为托物讽咏之作。据古籍记载,周穆王驾八骏马西游,到西王母处游宴很久。 而唐德宗西逃时亦驾八马,与周穆王事迹相似,当时人常以为作者此诗暗指德宗。但据副题,其主旨实为托古事讽刺唐宪宗。 “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 直指周穆王玩物丧志,刺当时帝王,文锋犀利。“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句,在批评周穆王玩物丧志同时,寄希望于明君兴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穆王八骏:赤骥、飞黄、白义、骅骝、騄耳、騧騟、渠黄、盗骊。 8.描写《八骏图》的成语1、【成语】: 龙马精神 【拼音】: lóng mǎ jīng shén 【解释】: 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 比喻人精神旺盛。 【出处】: 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举例造句】: 见那些大哥哥还在龙马精神地说话,她也听不出味道,就打了两个哈欠,悄悄溜了出来。 ★欧阳山《三家巷》九 2、【成语】: 万马奔腾 【拼音】: wàn mǎ bēn téng 【解释】: 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举例造句】: 外面的万马奔腾似的爆竹声送进他的耳朵里来。他在房里坐不住,便信步走出来。 ★巴金《家》十三 3、【成语】: 马如游龙 【拼音】: mǎ rú yóu lóng 【解释】: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举例造句】: 萧洒词人,往来游戏,马如游龙,车相接也。 ★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 4、【成语】: 万马齐喑 【拼音】: wàn mǎ qí yīn 【解释】: 喑:哑。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 现也比喻沉闷的**面。 【出处】: 宋·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举例造句】: 他的发言把会场上万马齐喑的沉闷空气打破了。 5、【成语】: 金戈铁马 【拼音】: jīn gē tiě mǎ 【解释】: 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出处】: 《新五代史·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举例造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