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形容饰品美丽的诗词《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全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孔雀东南飞》节选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陌上桑》节选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长恨歌》节选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二、与古代发簪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宋代: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2.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1.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译文 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我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长歌。 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快快畅饮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旧。 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赏析 这首词“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从遣词造句到意境格调都体现出诗的特点。 不借助景物渲染,而直抒胸臆,风格豪放中有峭健。2.春望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赏析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 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3.溪居 译文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 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赏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时的作品。 诗歌表面是写在此生活的惬意自适,其实是强写欢愉,将被贬的郁愤之情隐晦写出。诗人被贬谪永州,应该是有满腹牢骚的,却在诗的开头将其称为幸事:“久为簪组柬,幸此南夷谪。” 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此两句正话反说,将不幸之事说成是幸事,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四句是强调在此生活的闲适之情。 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一大早带着露水就去锄草,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 “闲依”表现作者的闲散之态, “偶似”是故作放旷之语,自我安慰。柳宗元少有才名,胸怀大志,可是仕途不顺,一再遭贬。 这次更是被贬永州,远离长安。他满腔的热情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有志而不得伸,有才而不被重用。 于是,在此贬所,只好强写欢愉,故作闲适,称自己对被贬感到庆幸,假装很喜欢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有时整日独来独往碰不见一个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沟谷碧空之中,多么清越空旷。 这闲适潇洒的生活,让诗人仿佛对自己的不幸遭贬无所萦怀,心胸旷达开朗。这里诗人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 这两句恰恰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无人问津时自娱自乐,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调侃。纵观全诗,诗人似乎已经淡忘了遭贬的痛苦,诗中把被贬谪的不幸称之为幸,将孤独冷静的生活诠释为飘逸闲适的生活。 实际上这全都是诗人激愤的反语,在这种被美化了的谪居生活的背后,隐蕴的是诗人内心深深的郁闷和怨愤。表面的平淡所蕴含的激愤,更让人为之怦然心动,正如清代的沈德潜所说: “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 这是很中肯的评价。全诗清丽简练,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三、求有关描写古代女子服饰及首饰的词句鼻梁挺直却并不显得英气勃发,却让人觉得她整个侧面线条都非常的柔和,眼睛和嘴角都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弧度,小巧可爱的耳垂上戴着一个珍珠耳坠,头上的发钗也都是金制镶以翠玉和玛瑙,配上身上华丽精致服装,整个人贵气逼人。 一件白色镶着紫色滚边的束胸百花衣穿在了身上,再套上一件紫色纱衣,那背后用金线绣着一只孔雀正卧在百花中。 明黄色的衣料上,金线做绣,前后各绣出一只展翅地凤凰翱翔在身中,旖旎的长尾骄傲的展开,将一圈的青色雀纹(意孔雀)和彩色地(五彩的雉)压着在衣摆。 袖口与肘间的百花团也在绣是缀上了彩石。这朝服一套上她的身,就立刻闪现出无比的贵气来。 扎上了金丝嵌玉地腰带。双凤东珠霞帔到了身前。 一颗圆润东珠坠子挂颈,一对晶莹的珠串坠耳,发梳流云双环髻,正中带着的金雀珠花上还带着一朵紫色的绢花,两边各插上三枝钿金的镂花簪子,打扮的是贵中含娇,华中且妖了。 是最隆盛的朝服,衮服上绣着十二章纹,上衣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下裳:为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儿道玉珠为旒,越发映得她面庞皎美高华。 玄衣裳,朝服隆盛,衮服上绣十二章纹,上衣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下裳:为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儿道玉珠为旒,初升旭日照耀下,尊贵高华宛如天人,无人敢于直视。 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着一袭天蓝纱衣的少女,她作女官装束,钗环素雅,身形纤瘦,只那一双重眸幽丽,顾盼之间,竟投射出日光的绚华,让人只觉得心中一震,再不敢正眼而视。 少女的裙裾随风而扬,从船舷上轻盈而下,轻纱如烟氤氲,仿佛溶入了碧水晴天之间,她眨了眨眼,随即,对着皇帝盈盈一笑,下一瞬,皇帝地锐利眼神都温柔起来。 头梳一如意飞花髻,配以数朵宝石花,身着云锦蔷色上裳,露出脖项间一片细腻柔白的肌肤,在灯下晕晕生辉。 下着月色宫裙,偏以小颗红晶三两妆点在褶皱处,端得是花团锦簇、赏心悦目。 头上九股金步摇,累累珠玉宛如天上星辰一般。 外罩一件锦红凹凸鸾纹衣,内衬一件玄色霞光纱衫,高华已极,宛如天上旭日一般。 左衽曲裾的宫裙,用的是亮红绣彩的厚缎,上面镶嵌了星星点点的珠玉,一头璎珞珠冠简直璀璨不可直视线了。 她穿了一件粉色绣着芙蓉花的绸锻对肩比夹,下面一条同色的长裙,头发在右边挽着一个髻,也没有戴太多的首饰,只是两三个珠花而已。面貌倒很端庄,只是眉眼间总有些媚色。 一个身穿嫩黄色衣裙的宫妆美人,窈曳生姿地走了进来。她乌黑发亮的头发梳成了叠云髻,层层迭迭的挽了起来,像云朵一样的堆在头的右后方,每一层中间都用一两根小小的珍珠簪固定住。 然后在最顶端插了根玳瑁凤钗, 凤口里垂下长长的宝石流苏。两耳坠明珰,衬得皮肤莹白如玉。 一对细长的柳叶眉下是一双似水含情的单凤眼,朱唇微启,贝齿雪白。好一个眉目如画的美人!待她走到近前,一股淡淡的幽香钻入鼻子。 她看起来似乎还是少女的年纪,却梳的是已婚妇人的发式。一身素色衣裙,头上也没什么装饰,可如此朴素的穿着,反而衬托出她的天生丽质,眉目如画。 只见她先把裙摆抓在手里,然后用另一只手撑着车辕,利落地从车上跳了下来。把裙子放下时,她还笑着埋怨丫头给她挑的裙子太长了。 几缕阳光透过树叶撒在少妇身上,映衬着比春花还要灿烂的笑容,带着些许调皮,把绿衣丫鬟看得微微一愣。 那女子头上插着红玛瑙地簪子、红宝石镶嵌地头花,耳上戴着镶有小指大小的鸽血红宝石的耳坠。 身着红长裙,腰系红缎带,脚踏红靴子。从头到脚每一个细节,都是火焰般的红色,在夜幕之中、以及周围一片黑衣的陪衬下,极其扎眼。 她从马背上一跃而下,红色腰带的飘穗,连同她匝成马尾的辫子,一起在夜空中跃起,又落下,显得那么的鲜活而艳丽。看着她迈着轻快的步子,唇边带笑向我走来,配着红润的脸颊和明亮的双眼,她身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奔放而热烈的生命的气息 她眉若青黛,唇似涂丹,一头乌发梳成时新的垂云髻,斜插一对滇红凤钗,耳畔垂着明晃晃的玳瑁耳珰,随着她的动作,珠坠儿轻轻摇动起来。 身着一身降红色对襟宫装,上面以紫金丝绣着精致的百蝶穿花图案,更衬得体态丰腴,艳光逼人,正是位份仅次于皇后的西宫皇贵妃。 她一身玉兰花暗饰的银白色迤逦曳地长裙,身量苗条,柳腰纤纤,头上戴着银凤衔玉拢丝,将一头乌发拢成流云髻的式样,簪侧斜插一朵珍珠攒成的簪花。 如远山般的黛眉,精巧玉立的遥鼻,巧夺天工的樱唇,一双秋水明眸更是波光流转,顾盼神飞。她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天姿绝色,不仅五官精巧细致,更难得的是比较于后宫众妃的富贵华丽,她更加多了一种清雅动人的风姿。 她今天穿着一身绣五彩金凤的正红朝服,头戴一只精美的累丝衔珠金凤,十二道凤尾将发髻牢牢固定成天仙髻的样式,凤首高高昂起,凤嘴里衔着一柄玲珑细致的富贵如意,下面悬着三串珍珠,每一串的最底下一颗都足有莲子般大小,正中间的那颗又大出一圈,正垂在额头间,散发出柔润的光芒,竟然是三颗夜明珠,光华流转,把她的容颜更映照地光彩夺目。端得是是凤冠霞帔,耀眼璀。 四、有关写首饰的诗句秦女腰肢轻若燕,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 ——鲍溶《霓裳羽衣歌》珍珠无价玉无瑕,小字贪看问妾家。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 ——吴伟业《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 料峭东风翠幕惊,云何不饮对公荣,水晶盘莹玉鳞赪。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咏水精》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 ——崔颢《卢姬篇》——《锦瑟》李商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白居易。 五、求有关描写古代女子服饰及首饰的词句1、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出自:两汉:曹植《美女篇》 意思:挽起的衣袖可见她的手,洁白的手腕上戴着金色的手镯。 头上插着雀形的金钗,腰上佩戴着翠绿色的玉石。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 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 2、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出自: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意思:这件穿了多年的罗衣,用青绿色的丝线绣成的莲蓬已经变小;用金线绣制的荷叶颜色减退、变得单薄而稀疏。 3、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出自: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 意思: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4、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出自:两汉:佚名《有所思》 意思:我拿什么赠给你呢?这是一支玳瑁簪,上面装饰有珍珠和玉环。 5、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出自:宋代: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意思:我这就将梅花插在云鬓间,让花与我的脸庞并列,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 六、和手镯相关的古代诗词、故事手镯是古代女性最重要的腕饰,它在古代有很多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 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唐白居易《盐商妇》写一个原本家境贫寒的普通女子,嫁给了一个盐商后暴富,由于不事生产,养尊处优,最后胖到"皓腕肥来银钏窄",连原来的银钏都快戴不下了。 红楼梦薛宝钗有一句“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繁钦《定情诗》有一句“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七、关于古代发簪的成语,凡是关于首饰的成语都行更多1 【发簪】 关于簪子的成语 ·遗簪弃舄 ·遗簪坠舄 ·瓶沉簪折 ·瓶坠簪折 ·破镜分钗 ·及笄年华 关于簪子的词语 ·榛笄 ·榛笄 ·遗簪坠舄 ·委笄 ·投簪 ·折笄 ·设笄 ·设笄 ·桑笄 ·鬈笄 ·磨笄 ·凉凉簪儿 ·髻梁 ·箭笄 ·鬟簪 ·冠簪 ·骨笄 ·冠笄 ·凤犀簪 ·恶笄 ·宝钗 关于簪子的汉字 ·笄 ·珈 ·笰 ·楴 ·钗 关于簪子的诗词 ·九日和杜子美韵 ·山人 【首饰】 关于首饰的成语 ·破镜分钗 ·金钗十二 ·钗横鬓乱 ·鬓乱钗横 关于首饰的词语 ·襐饰 ·靴帕 ·斜雁 ·象揥 ·细软 ·下插定 ·襦帼 ·蓬沓 ·簪环 ·簪环 ·摘头 ·珠翘 ·摘头 ·珠翘 ·珠松 ·珠钿 ·珠松 ·珠钿 ·珠珑璁 ·玉梅 ·玉钿 ·玉簪棒儿 ·玉丫叉 ·郁金翘 ·玉锸 ·玉虫 ·衣饰 ·玉蝉 ·瑶筐 ·雁钗 ·玉梭 ·玉雁 ·头饰 ·筒环 ·脱簪珥 ·拾翠 ·胜子 ·手串 ·手饰 ·珊瑚翘 ·山题 ·桑笄 ·三把刀 ·首饰 ·饰物 ·钳锁 ·雀钗 ·琼萼 ·明中 ·媚子 ·妙好 ·鸣珰 ·开金 ·鸡心 ·金鸂鶒 ·金钿 ·金翡翠 ·金翘 ·金虫 ·金步摇 ·金头银面 ·金雀 ·金翟 ·笄珈 ·笄导 ·巾冠 ·髻簪 ·剪牦簂 ·金爵钗 ·花胜 ·花鬘 ·华胜 ·毁打 ·环瑱 ·回盘 ·鬟凤 ·花翘 ·花镊 ·花钿 ·簂步摇 ·宫钿 ·冠巾 ·凤钗 ·凤翘 ·浮财 ·凤凰翘 ·凤头钗 ·方胜 ·副袆 ·钿金 ·钿雀 ·钿鸟 ·钿钗 ·钿翠 ·钿合 ·打钱 ·朵子 ·斗钿 ·点翠 关于首饰的汉字 ·钿 ·揥 ·錜 ·揥 ·饰 ·鎞 ·袙 ·簂 ·哿 ·髴 ·揥 ·钿 ·鎞 关于首饰的诗词 ·秋晚杂书三十首 ·学古诗 ·次韵何茂恭咏玉簪三绝 ·静女歌 ·蝶恋花 ·浪淘沙 ·十七拍 ·古钗叹 请采纳~ 八、关于戒指的古风句子此别音容今何在, 此心生年不教改。 无名指环多情碧 ,冥霜幽雪苍茫白。 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全唐诗.与李章武赠答诗》 (王氏答李章武白玉指环) 哀筝两行雁,约指一勾银.——宋.文彦博 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隋.丁六娘《十索诗》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三国.繁钦《定情诗》 耕者得古玉指环一首 作 者 苏籀 朝 代 宋朝 百世繁华堕劫灰,凄凉断簪并擘钗。 淑颜窈窕亦尘土,指环耕出田中来。 野人辛勤务稼穑,两手龟拆辟草莱。 未知此环竟安用,但讶光采尤奇瑰。 王孙捉麈不辨玉,手面膏拭无纤埃。 柔荑纤纤擢绀袖,五云书势高崔嵬。 金拨收声饫犀箸,冰遏红牙诚妙哉。 指环不肯贫家售,东邻女贫人道丑。 巧梳堕马长扫眉,五色紝针工组绣。 古人制器知为谁,今时岂乏春风手。 春葱银甲深藏袖,偕老赋诗须我友。 九、和饰品有关的词语有20几个,够了吧! 补过饰非 补过:弥补过失;饰非:文饰过错。指掩饰过错 拒谏饰非 谏:劝告。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粉饰太平 粉饰:涂饰表面。把社会黑暗混乱的状况掩饰成太平的景象。 矜愚饰智 装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饰智矜愚 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 文过饰非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游辞巧饰 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 长傲饰非 滋长骄傲、掩饰过错。 护过饰非 掩护错误、文饰过失。 矫情饰貌 矫情:掩饰实情。掩饰实情,故作姿态。亦作“矫情饰行”。 矜己自饰 矜:夸耀;自饰:自己颂扬。夸耀称赞自己。 浓妆艳饰 见“浓妆艳饰”。 饰非拒谏 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饰非遂过 粉饰错误,养成过失。 饰非文过 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饰非掩过 同“饰非文过”。 饰非养过 见“饰非遂过”。 饰垢掩疵 粉饰掩盖污点和缺点。 饰怪装奇 谓故为怪异。 饰情矫行 谓掩饰自己的真心本意,行为矫揉造作。 顺过饰非 谓徇私迁就而掩饰错误。 舞文饰智 谓舞文弄墨、利用才智以作奸伪。 修饰边幅 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掩过饰非 犹言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 矫情饰行 〖解释〗掩饰实情,故作姿态。同“矫情饰貌”。 矫情饰诈 〖解释〗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