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译文一: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战友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直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译文二: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今四川湖北一带)荒凉的地方,度过了漫长的二十三年时光.如今归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表示悼念.如今回到故乡,与王质一样恍若是隔世的陌生人.沉船的旁边还会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还有各种树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歌,暂且举杯,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吧.百度百科里就有啊,还有乐天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字,不是天乐……。 2.古诗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背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岁末冬天所作。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最高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他乡相逢,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附白诗: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3.古诗词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小题1】(2分)A、闻笛赋 B、烂柯人【小题2】(3分)示例参考:①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②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③痛苦、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 【小题1】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此处诗人用了“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自己被贬谪回归之后的恍如隔世、人事全非的愤愤不平的心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试题分析: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表述题。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这里了解诗人写作背景,表达了在逆境中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的精神。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八年级下古诗词复习答案八年级下古诗词复习1.酬乐天扬州初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8。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9。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古文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象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