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芭蕉的意象的诗句

1.【描写芭蕉的诗词】

写芭蕉的诗就更多了.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李煜词曰:“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蒋捷写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李益也说:“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诗人们往往还将芭蕉和雨联系在一起,如白居易:“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杜牧:“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杨万里更得雨打芭蕉之三昧:“芭蕉得雨更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铿若山落泉.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簌不生秋夕静,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更休.”为什么这么多诗人总将芭蕉和雨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因为芭蕉的叶子宽大厚实,听雨打芭蕉,其声清脆浑厚,有一种大气雄阔的感觉.再者,听着声音大小,分辨雨量疏密,有着充分的想象空间.作为主人我每每站在芭蕉叶下只是静静地看、静静地想,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而诗人们只要芭蕉叶子够大,雨点够响,托得住三五十个字的就行了.。

2.求与芭蕉这个意象有关的写愁绪的古诗词

连雨 白居易 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夜雨 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山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逢归信偶寄 李益 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

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 芭蕉 杜牧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戏题草树 张说 忽惊石榴树,远出渡江来。 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微霜拂宫桂,凄吹扫庭槐。 荣盛更如此,惭君独见哀。

闲居寄诸弟 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寻阳七郎中宅即事 岑参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无忘。 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 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寻道者所隐不 窦巩 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

3.求与芭蕉这个意象有关的写愁绪的古诗词

连雨白居易

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夜雨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代赠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山石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逢归信偶寄李益

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

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

芭蕉杜牧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戏题草树张说

忽惊石榴树,远出渡江来。

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微霜拂宫桂,凄吹扫庭槐。

荣盛更如此,惭君独见哀。

闲居寄诸弟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寻阳七郎中宅即事岑参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无忘。

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

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寻道者所隐不窦巩

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

4.芭蕉为什么表示离愁别绪古诗中芭蕉的意象,多表示离愁别绪,为什么

这是一种具体意象. 古典意象往往由于长年累月的积累沉淀,具有一定情境和语码性,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包含在其中,其本身往往是优美的景致。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是因芭蕉一般常与秋雨配对,秋雨绵绵,万物枯萎凋零,寂静无声,只听得雨打芭蕉几点断魂之音,令人凄惨冷寂不已.。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5.形容芭蕉的诗句

《芭蕉》

年代: 明 作者: 高启

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和陈长卿赋芭蕉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洋

落落虚怀好自珍,一番舒展一番新。摇风卷起窗铺月,滴雨惊回梦怆神。

荔子丹时陪献豆,丁香结处共愁尘。本无颜色争韶艳,野老由来不怨春。

《芭蕉》

年代: 宋 作者: 曾几

以此叶阴凉,代彼青琅玕。但恐本质脆,不堪期岁寒。

《芭蕉》

年代: 宋 作者: 胡仲弓

为爱芭蕉绿叶浓,栽时傍竹引清风。近来怕听愁人雨,斫尽檐前三四丛。

《未展芭蕉》

年代: 唐 作者: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芭蕉》

年代: 唐 作者: 路德延

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咏芭蕉》

年代: 宋 作者: 狄遵度

植蕉低檐前,双丛对含雨。叶间求丹心,一日视百腑。

胸中数寸赤,不惜为君吐。心尽腹亦空,况复霜雪苦。

非无后凋意,柔脆不足御。

《芭蕉》

年代: 宋 作者: 洪皓

芭蕉非一种,南粤竞成业。结实陪房绿,舒花焰火红。

象蹄形甚伟,筒葛衽尤工。羁旅牵愁思,秋窗夜雨中。

《芭蕉》

年代: 宋 作者: 林宪

芭蕉我所爱,明洁而中虚。禅房富灵根,颇似人清臞。

《咏芭蕉》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虚明旱藕千丝透,清冷寒泉百脉来。绿烛怕烧先自障,青牋欲寄倩谁裁。

正怜夜雨敲篷响,只恐秋风裂扇开。月下徘徊清影动,却疑翠凤下瑶台。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