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丈夫何患无妻的下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赵云说的,但没有下一句,《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中有这段对话:赵云说了“何患无妻子乎”,刘备则说了“子龙真丈夫也。” 故事的来由是这样的,括号部分: 次日,范请云入城安民。云教军士休动,只带五十骑随入城中。 居民执香伏道而接。云安民已毕,赵范邀请入衙饮宴。 酒至半酣,范复邀云入后堂深处,洗盏更酌,云饮微醉。【范忽请出一妇人,与云把酒。 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乃问范曰:“此何人也?”范曰:“家嫂樊氏也。”子龙改容敬之。 樊氏把盏毕,范令就坐。云辞谢。 樊氏辞归后堂。云曰:“贤弟何必烦令嫂举杯耶?”范笑曰:“中间有个缘故,乞兄勿阻。 先兄弃世已三载,家嫂寡居,终非了局,弟常劝其改嫁。嫂曰:‘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 ’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你道天下哪得有这般凑巧的?今尊兄堂堂仪表,名震四海,又与家兄同姓,正合家嫂所言。 若不嫌家嫂貌陋,愿陪嫁资,与将军为妻,结累世之亲,如何?”云闻言,大怒而起,厉声曰:“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作此乱人伦之事乎?”】赵范羞惭满面,答曰:“我好意相待,如何这般无礼?”遂目视左右,有相害之意。云已觉,一拳打倒赵范,径出府门,上马出城去了。 范急唤陈应、鲍隆商议,应曰:“这人发怒去了,只索与他厮杀。”范曰:“但恐赢他不得。” 鲍隆曰:“我两个诈降在他军中,太守却引兵来搦战,我二人就阵上擒之。”陈应曰:“必须带些人马。” 隆曰:“五百骑足矣。”当夜,二人引五百军,径奔赵云寨来投降。 云已心知其诈,遂教唤入。二将到帐下,说:“赵范欲用美人计赚将军,只等将军醉了,扶入后堂谋杀,将头去曹丞相处献功,如此不仁。 某二人见将军怒出,必连累于某,因此投降。”赵云佯喜,置酒与二人痛饮。 二人大醉,云乃缚于帐中,擒其手下人问之,果是诈降。云唤五百军入,各赐酒食,传令曰:“要害我者,陈应、鲍隆也,不干众人之事。 汝等听吾行计,皆有重赏。” 众军拜谢。 将降将陈、鲍二人当时斩了。却教五百军引路,云引一千军在后,连夜到桂阳城下叫门。 城上听时,说陈、鲍二将军杀了赵云回军,请太守商议事务。城上将火照看,果是自家军马。 赵范急忙出城。云喝左右捉下,遂入城,安抚百姓已定,飞报玄德。 玄德与孔明亲赴桂阳,云迎接入城,推赵范于阶下。孔明问之,范备言以嫂许嫁之事。 孔明谓云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云曰:“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云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玄德曰:“子龙真丈夫也。” 】遂释赵范,仍令为桂阳太守,重赏赵云。 二、大丈夫何患无妻,这句话出自谁口赵云。 “大丈夫何患无妻”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演义》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赵云说:“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 赵云的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操心的是成就事业,而不是娶妻成家。 如今口语则成了“好男人还怕找不到老婆吗”强调的是男人要志向远大,不能为儿女情长贻误大局。 扩展资料: 大丈夫何患无妻的典故 赵云领兵三千进攻桂阳,旗开得胜,活捉桂阳太守赵范手下大将陈应,赵范不得已投降。赵范宴请赵云,与赵云拜为兄弟,并提出欲将寡嫂樊氏改嫁给赵云。赵云听后十分愤怒,认为赵范行不伦之事,斥责赵范。赵范心生害意,示意左右下手谋害赵云,赵云发觉后一拳打倒赵范,上马出城。 而后赵范与陈应鲍隆商议诈降,却被赵云识破,反而将计就计,斩陈应鲍隆,活捉赵范,从而把桂阳彻底的划入了刘备军的版图。 事后刘备与诸葛亮来到桂阳,赵云将事情经过一一叙述。 诸葛亮问道为何不娶樊氏时,赵云答道:“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 三、形容大丈夫诗句1、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注释 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jì):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⑼.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尚:更。 ⑽.鬓:额角边的头发。 霜:白。 3、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4、简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