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形容厌世的诗句1.《山中问答 》 唐代: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代: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3.《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4.《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宋代: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5.《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宋代: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2.失落的心情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 王绩晚年归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的东皋,但心情不见得能像真正不问世事者那般平静。 这首诗就丝毫没有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调。 就以第一句那个"望"字来说,和陶氏的"见"字比即大异其趣:"望"是有所期待的,显得心绪不平静。 第二句更直接表示他浑身不自在,对一切现状不满意,却又连消除烦闷的办法也想不出。第三和第四句顺着第二句的意思加以渲染,"秋色"和"落晖"是熟悉中华古文化者一下子就能产生共同联想倾向的意象。 钱钟书在《管锥编》毛诗正义第二十九则指出,这是"诗人体会,同心一理":"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昏黄时分,触绪纷来",而秋天又是万物摇落的衰飒季节,对于与大自然讲亲和的中华人士来说,自有一种悲凉的感受。因此,中华古典作家便往往以写秋日黄昏景色来传达自己心中的巨大哀愁。 王绩用到"树树""山山"这样的叠字,阔大的境界中不免含着烦躁,突出了他那种想逃避也逃避不了的生命体验。第五和第六句还是从首句"望"字中生出。 这时他眼光一转,落在"牧人""猎马"身上,而这些人、马又无不带着"薄暮"的特色:"驱犊"而"返","带禽"而"归"。 人们都有所事事,生活充实,不像他因无事可做而感到空虚。 不过,从作为士族成员的王绩看,其内心世界恐怕还有另一层意思:一般人只忙于日常生活,谁能理解他忧国忧民的思想,谁会来帮助他消愁散闷呢!这样,王绩就更加省悟到自己的孤单:"相顾无相识",只好独立苍茫,唱出怀念采薇者的诗句。 。 3.形容悲观的古诗词有哪些1、《喷玉泉冥会诗八首·白衣叟途中吟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玖 春草萋萋春水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人,犹唱开元太平曲。厌世逃名者,谁能答姓名。 曾闻王乐否,眷取路傍情。 2、《汉宫词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段成式 歌舞初承恩宠时,六宫学妾画蛾眉。 君王厌世妾头白,闻唱歌声却泪垂。二人能歌得进名,人言选入便光荣。 岂知妃后多娇妒,不许君前唱一声。 3、《晚行(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张宇初 倦行偏旅思,蔬味喜初闻。 野道堆黄叶,人家住白云。鸟啼斜照薄,风急暮帆分。 归策犹暄暖,徒知厌世氛。 4、《病中示诸子》 年代: 明 作者: 憨山大师 厌世心成癖,那堪病作魔。 已知余日少,更见此身多。药石充香积,呻吟当羯磨。 文殊如有问,一默竟如何。 5、《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陈傅良 不作修龄梦,天乎讵可谌。 白云新厌世,黄屋旧非心。德业成千古,闾阎寝八音。 乌号在何许,霜重越山岑。 4.形容悲观的古诗词有哪些1、《喷玉泉冥会诗八首·白衣叟途中吟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玖 春草萋萋春水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人,犹唱开元太平曲。厌世逃名者,谁能答姓名。曾闻王乐否,眷取路傍情。 2、《汉宫词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段成式 歌舞初承恩宠时,六宫学妾画蛾眉。君王厌世妾头白,闻唱歌声却泪垂。二人能歌得进名,人言选入便光荣。岂知妃后多娇妒,不许君前唱一声。 3、《晚行(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张宇初 倦行偏旅思,蔬味喜初闻。野道堆黄叶,人家住白云。鸟啼斜照薄,风急暮帆分。归策犹暄暖,徒知厌世氛。 4、《病中示诸子》 年代: 明 作者: 憨山大师 厌世心成癖,那堪病作魔。已知余日少,更见此身多。药石充香积,呻吟当羯磨。文殊如有问,一默竟如何。 5、《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陈傅良 不作修龄梦,天乎讵可谌。白云新厌世,黄屋旧非心。德业成千古,闾阎寝八音。乌号在何许,霜重越山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