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袁枚描写牧童骑牛唱歌情景的诗句

1.描写牧童骑牛的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 袁枚《所见》 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羃羃黄云麦垅秋,牧童横笛倒骑牛。

——宋 王志道 《侨寄山居霍然几月凡见之於目闻之於耳者辄缀》 翻译:到秋天了,许多的麦子黄成一片,牧童倒着骑牛将短笛横吹着。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

——宋 黄庭坚 《牧童》 翻译: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皷腹台前成现句,牧童也解倒骑牛。

——宋 释心月《钱泉都庄偈》 翻译:皷腹台前有着现成的诗句,牧童也解开束缚倒下骑着黄牛。落日断霞连岳顶,牧童归去倒骑牛。

——宋 释慧远《子湖有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翻译:落日的残霞落在岳山顶,牧童骑着黄牛回去了。别后相逢重着语,牧童横笛倒骑牛。

——宋 李弥逊《访雪峰真歇禅师》 翻译:分别后再次相逢着重着谈话,牧童骑在黄牛上吹着横笛。舟子斜荡桨,牧童倒骑牛。

——宋 王禹偁《月波楼咏怀》 翻译:船上的小桨斜着放着,牧童倒着骑着黄牛回去!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清袁枚《题画》 翻译:牧童到哪里去了?在牛背上睡着了。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唐栖蟾《牧童》 翻译:牧童自由的骑着黄牛,春风吹着细雨飞!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 雷震《村晚》 翻译: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回去,口着吹着短笛。

2.袁枚写《所见》这首诗笔下的牧童

写出了牧童的天真烂漫,悠然自得;写静写出了牧童的好玩心理,把忽然闭口立的专注写得活灵活现。

《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

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

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

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扩展资料

《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

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用语活泼自由、浅显明了。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小住仓山畔,悠悠三十年”(《松下作》),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空灵流利,新奇眩目。此诗也即是诗人在生活中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后停住歌声准备捕捉蝉的这一幕场景后,诗兴大发而创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所见

百度百科-袁枚

3.描写牧童骑牛的诗句

1.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 袁枚《所见》

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2. 羃羃黄云麦垅秋,牧童横笛倒骑牛。——宋 王志道

《侨寄山居霍然几月凡见之於目闻之於耳者辄缀》

翻译:到秋天了,许多的麦子黄成一片,牧童倒着骑牛将短笛横吹着。

3.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宋 黄庭坚

《牧童》

翻译: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4. 皷腹台前成现句,牧童也解倒骑牛。——宋 释心月《钱泉都庄偈》

翻译:皷腹台前有着现成的诗句,牧童也解开束缚倒下骑着黄牛。

5. 落日断霞连岳顶,牧童归去倒骑牛。——宋 释慧远《子湖有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翻译:落日的残霞落在岳山顶,牧童骑着黄牛回去了。

6. 别后相逢重着语,牧童横笛倒骑牛。——宋 李弥逊《访雪峰真歇禅师》

翻译:分别后再次相逢着重着谈话,牧童骑在黄牛上吹着横笛。

7. 舟子斜荡桨,牧童倒骑牛。——宋 王禹偁《月波楼咏怀》

翻译:船上的小桨斜着放着,牧童倒着骑着黄牛回去!

8.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清袁枚《题画》

翻译:牧童到哪里去了?在牛背上睡着了。

9.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唐栖蟾《牧童》

翻译:牧童自由的骑着黄牛,春风吹着细雨飞!

10.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 雷震《村晚》

翻译: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回去,口着吹着短笛。

4.《牧童》的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 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

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

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

“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

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