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避暑山庄的诗句有哪些描写避暑山庄的诗句: 1、北枕双峰晚辉笑,南山积雪夕映照。 巅顶依稀几闲亭,看罢秋风看春晓。2、金莲澄波映日红,双湖叠翠夹镜中。 清风起落拂碧面,蝶舞扁舟渡云空。3、长虹横空饮碧练,青翠石壁吐泉源。 水流无声云犹在,烟波致爽莺歌啭。4、芝径云堤万壑风,水芳岩秀千泉澄。 仙家应悔灵霄殿,不似凡尘一山城。5、金莲映日别样晴,曲水荷香远益清。 塘鱼无心戏碧叶,觅寻芬芳逐不停。6、西岭晨霞浴喧波,四面云山隐清佛。 远闻近触泉声处,宛似菩提花数朵。7、云山胜地敛峰岭,风泉清所奏琴筝。 濠濮间想天宇畅,芳渚临流冷香亭。 8、梨花伴月倚望楼,莺啭乔木如意洲。 晓风涌翠含霜泪,云容水态神仙眸。9、驯鹿坡上群鹿居。 试马棣中数马驱。石矾澄泉晚观鱼,晴霄虹亘凌太虚。 10、甫田丛樾青雀舫,松鹤斋前墨画窗。鹊点枝头吟半语,飞身转入颐志堂。 11、万树园里万花开,万花香丛万蜂来。万蜂忙与花香采,又酿万蜜素尚斋。 12、观莲所,静好堂,一片云开般若相。无暑清凉诵禅语,阿弥陀佛法三藏。 13、松鹤丛樾萍香泮,延薰山馆涌翠岩。宿云檐头宿云团,坐听琴声玉琴轩。 14、烟雨楼前烟雨流,万缕千丝剪不休。应是仙子珠帘散,一湖清泪满沾愁。 15、层楼殿宇热河滨,天然雅姿夺天工。一柱擎天承仙露,百里围场沐雄风。 爽气岚色消夏暑,行宫郎苑助诗情。试看碑廊留翰处,多少妙笔超凡尘。 避暑山庄的由来: 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原名热河行宫,占地面积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 据说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狩时遇疾,卧床调养,并无甚大碍,精神尚佳,照常处理政事。一日,热河上空骤变,雷鸣电闪,顿时寝宫即遭雷击,致使嘉庆帝“触电”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但极为似乎浮躁,说嘉庆帝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后,稍事歇息,即全副武装,率领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大队人马直奔木兰围场。他们追踪围猎多日,虎熊全无,只猎获一些野兔,连平常遍地觅食的麋鹿也甚少见。 嘉庆帝非常扫兴,决定提前结束秋狩。回来路上恰遇变天,雷电交加,大地震撼,忽然平地一声雷,那么多人中,惟独皇帝被击中落马。 凯旋回营变成护丧返京,满朝惊恐呆然。这些都是通过之前学习的教材了解的。 2.关于承德避暑山庄的历史(简短)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扩展资料 避暑山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 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 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承德避暑山庄 3.写避暑山庄的诗句承德避暑山庄72景色诗歌14首 1、 北枕双峰晚辉笑,南山积雪夕映照. 巅顶依稀几闲亭,看罢秋风看春晓. 2、 金莲澄波映日红,双湖叠翠夹镜中. 清风起落拂碧面,蝶舞扁舟渡云空. 3、 长虹横空饮碧练,青翠石壁吐泉源. 水流无声云犹在,烟波致爽莺歌啭. 4、 芝径云堤万壑风,水芳岩秀千泉澄. 仙家应悔灵霄殿,不似凡尘一山城. 5、 金莲映日别样晴,曲水荷香远益清. 塘鱼无心戏碧叶,觅寻芬芳逐不停. 6、 西岭晨霞浴喧波,四面云山隐清佛. 远闻近触泉声处,宛似菩提花数朵 4.形容“承德”的诗句有哪些1、《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七 清代: 弘历 驯鹿亲人似海鸥,丰茸丰草恣呦呦。 灵台曾被文王顾,例视宁同塞上麀。 译文:这里的驯鹿象海鸥一样,喜欢成群地围绕在身前身后跟人亲近,它们悠闲地吃着茂密鲜嫩的青草,并且不时地呦呦鸣叫,似乎是在互相招呼表示友好。 像周文王在灵台观鹿一样,祖父康熙皇帝来避暑山庄时,也曾经在此处观鹿。我依照惯例到塞外巡猎视察,怎么能把山庄和围场的鹿等同起来而随意射杀呢? 2、《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八 清代: 弘历 一缕堤分内外湖,上头轩榭水中图。 因心秋意萧而淡,入目烟光有若无。 译文:一条长长的石堤把湖水分成内湖(指下湖)和外湖(指银湖);石堤上亭榭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虚实巧妙结合的优美图画。 由于亭在水中央,即使在夏天也会使人感到秋意萧然,感受到清爽而又恬淡的情趣;映入眼帘的水气和波光,忽隐忽现,若有若无,其景色之妙更是别有韵味。 3、《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九 清代: 弘历 窈窕山深水复清,虚堂夏五足怡情。 欲因致远惟宁静,匪慕嵇康自养生。 译文:山林幽深,湖水清澈。 宽敞通风的厅堂,在夏季五月也能够让人心情舒畅。想要实现远大的抱负,必须坚持在宁静的环境中学习和钻研。 绝不能羡慕嵇康只为自己求养生之道。 4、《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 清代: 弘历 崇台湖上俯澄清,畅远新标即景名。 渊鉴当年超物表,静观万类入空明。 译文:高台建筑在镜湖岸边,可俯视澄清的湖水影映的景物。 登临此处,眼前的景象使我产生了跟皇祖题额书联时一样的感受,于是把畅远台增定为新三十六景之一。 当年,皇祖以其博**怀招致栖身于世外的文人学者,在渊鉴斋编修各类书籍,并开创了全国统一安定的局势。 如今,静观天地间的万物,似乎都进入这空明的湖水之中,天上人间充满着祥和的气氛。 5、《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一 清代: 弘历 翠屏遮户静无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