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颂扬州个园古诗或者园林的也行“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描写扬州的诗句一、《赠别二首》作者: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白话译文 :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二、《纵游淮南》作者: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白话译文: 十里多长的街道市场处处相连,月明之夜伫立桥上看美女神仙。 人生一世要死就应该死在扬州,禅智山风光旖旎是最好的墓田。 三、《忆扬州》作者: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白话译文 萧娘脸嫩难承受眼泪,桃叶女眉长易显忧愁。 天下若是三分明月夜,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 四、《遣怀》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白话译文 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揽着美人细腰醉看歌舞轻盈。 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只落得青楼薄情负心的声名。 五、《题扬州禅智寺》作者: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白话译文: 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 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 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3.描写扬州的诗句最佳答案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风流薄幸名。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南徐树 扬州诗十二首 红桥 茅茨水榭气萧萧,烟锁藤萝梦锁桥。人影衣香知去远,临流犹问小红箫。 廿四桥 廿四由来属杜郎,风荷摇曳说幺娘。澹星初月画难足,逗雨忽来三两行。 五亭桥月 香屑飘廊点点金,流霜空里到衣襟。瘦西湖上几明月?谁更桥穹深处寻。 平山堂 岚光拱揖直堪扶,月过维扬梦也殊。三老文章三泰斗,堂前客到敢平乎? 注:三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茱萸湾 帆痕鹭影过潺潺,阵雁鸣空去不还。望断天涯头渐白,茱萸花又满前湾。 个园 人个千千写本难,秋冬春夏尽堆栏。世间多少真君子?拭目先生仔细看。 注:两淮商总黄至筠私家园林。 徐园 浅白长红隐石桥,啭鹂亭榭伫芭蕉。冶春诗手今安在?侬自扶烟问画桡。 祝:园内原有冶春诗社。 长堤 云影荷裳动晓星,落红拂柳在泠泠。子规信比画船急,关注元元是此声! 注:子规:布谷鸟、催秧鸟。 何园片石山房 片石叠成江北峦,清波半勺五湖看。头陀毕竟尘根净,总把世情别样弹。 注:石涛叠石为山,蓄水为池,有人称之为画之孤本。 玉钩拢翠 江行荠绕色苍苍,钩挂空明冈被霜。头白宫人孰凭吊,可曾地下拜君王? 注:隋炀帝葬宫人处。 观芍亭 到眼名花朵朵奇,净红叶覆净红枝。灵根来自月深处,可有些些红豆思? 文峰塔 翠绕珠围鹤也恹,荷衣滴露晓星寒。天公深恐扬州俗,留取一峰当笔看。 注:清人有句“青山也觉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4.描写扬州瘦西湖的诗句瘦西湖 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解闷十二首 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江都竹枝词 起予 邗沟春水碧如油,到处春风足逗留。 二十四桥箫管歇,犹留明月满扬州。 扬州竹枝词 刘涛 二分明月一声箫,半属扬州廿四桥。 别有风情忘不得,载花载酒木栏桡。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5.扬州个园介绍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春景。 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 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茶香飘,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 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建成,造型不同一般,给人一种大胆泼辣的感觉。 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 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好像用残雪堆成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豁”字不知道读音,查字典应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 2、给带“ ”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秋高气爽:①明朗 ②率直 ③愉快 ( ) 修竹繁茂:①丰富 ②茂盛 ③精美 ( ) 3、作者是怎样游览扬州个园的,请按顺序填空。 步入大门—→ —→ —→ 。 4、你认为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扬州个园的特点?请抄写下来。 5、照样子写句子。 ⑴ 例: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 ⑵ 例: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用上成语“草长莺飞”)。 6、根据《秦兵马俑》“课文在线”对文章写法的分析,请分析一下“扬州个园”是如何抓住表现其四季假山“各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材料来写的。 6.描写扬州瘦西湖的诗句瘦西湖 汪沆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解闷十二首 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江都竹枝词 起予 邗沟春水碧如油,到处春风足逗留。 二十四桥箫管歇,犹留明月满扬州。 扬州竹枝词 刘涛 二分明月一声箫,半属扬州廿四桥。 别有风情忘不得,载花载酒木栏桡。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柳叶眉长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7.分别用一个词形容扬州个园、何园、瘦西湖、大明寺个园:“四季假山”个园以假山堆叠精巧而闻名于世。 运用不同的石头,分别表现春夏秋冬景色,号称“四季假山”;何园:“立交桥雏形”何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把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瘦西湖:“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大明寺:“中国之尤峻特者”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8.写扬州何园的诗句有哪些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风流薄幸名。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南徐树 扬州诗十二首 红桥 茅茨水榭气萧萧,烟锁藤萝梦锁桥。 人影衣香知去远,临流犹问小红箫。 廿四桥 廿四由来属杜郎,风荷摇曳说幺娘。 澹星初月画难足,逗雨忽来三两行。 五亭桥月 香屑飘廊点点金,流霜空里到衣襟。 瘦西湖上几明月?谁更桥穹深处寻。 平山堂 岚光拱揖直堪扶,月过维扬梦也殊。 三老文章三泰斗,堂前客到敢平乎? 注:三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茱萸湾 帆痕鹭影过潺潺,阵雁鸣空去不还。 望断天涯头渐白,茱萸花又满前湾。 个园 人个千千写本难,秋冬春夏尽堆栏。世间多少真君子?拭目先生仔细看。 注:两淮商总黄至筠私家园林。 徐园 浅白长红隐石桥,啭鹂亭榭伫芭蕉。 冶春诗手今安在?侬自扶烟问画桡。 祝:园内原有冶春诗社。 长堤 云影荷裳动晓星,落红拂柳在泠泠。子规信比画船急,关注元元是此声! 注:子规:布谷鸟、催秧鸟。 何园片石山房 片石叠成江北峦,清波半勺五湖看。头陀毕竟尘根净,总把世情别样弹。 注:石涛叠石为山,蓄水为池,有人称之为画之孤本。 玉钩拢翠 江行荠绕色苍苍,钩挂空明冈被霜。 头白宫人孰凭吊,可曾地下拜君王? 注:隋炀帝葬宫人处。 观芍亭 到眼名花朵朵奇,净红叶覆净红枝。 灵根来自月深处,可有些些红豆思? 文峰塔 翠绕珠围鹤也恹,荷衣滴露晓星寒。天公深恐扬州俗,留取一峰当笔看。 注:清人有句“青山也觉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