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子上第春雹》

雹子何孤竹屋声,只於花事軏无情。
青春已在残红里,更著渠侬何似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象的诗。诗人以雹子落在孤竹屋上的声音引发全诗,展现了一幅青春已逝,花落成空的凄美画面。 首句“雹子何孤竹屋声”中,“雹子”象征着冷酷无情的自然力量,而“孤竹屋”则给人一种寂静、落寞的感觉。诗人用“何”字提问,仿佛在寻求这种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次句“只於花事軏无情”,“只”字转折,表明尽管雹子落下,但对花事却毫无怜悯之情。这里的“花事”指的是春天的花朵和生机,而“无情”则凸显了自然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第三句“青春已在残红里”,“青春”指的是春天,而“残红”则象征着花朵的凋零和生命的消逝。这句话表达了春天的离去,生命的衰老,给人一种无法挽回的哀伤感。 最后一句“更著渠侬何似生”,“更著”表示进一步,“渠侬”是古人的自称,意为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命消逝的自然现象时,深感自身的无助和无奈。 整首诗以雹子落在孤竹屋上的声音为引子,通过对春天离去,花朵凋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脆弱和自然无情的感慨,展现了生命的哀美和悲壮。
相关诗词
  • 1
    [近代]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
    罗衣花下倚娇憨。
    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
    树犹如此我何堪?
    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 2
    [宋]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
    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
    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
    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
    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
    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 3
    [明]
    淡烟和月出霜林,落尽寒花只素阴。
    别有兰缸凝彩焰,镜台斜倚照冰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