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 委运忧伤生,忧去生亦还。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 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 |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命、自然、宇宙和道德等多个主题。 诗的开头,“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表明了诗人的观点,即精神和形体并非截然分离,人类和自然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接着,“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即这种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存在于天、地、人三者之间,也贯穿于整个宇宙。 “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日月星辰,还是卑微平凡的山川河流,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诗人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三皇,表达了历史的连续性和人类文明的传承。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有限性和生命过程的必然性的理解。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命的短暂和不确定性时,选择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生活的态度。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诗人通过对比,批评了追求名誉的行为,强调了人应该遵循自己的本心,追求内心的满足。 “委运忧伤生,忧去生亦还。”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即生命既有忧愁也有欢乐,忧愁过后,生活也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过程的认同和接受,即使生活中充满波折和变化,也要积极面对。 “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这是诗人的结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坦然态度和顺应自然、接受命运的哲学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命、自然、宇宙和道德等多个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