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襄阳古乐府三首野鹰来》

野鹰来,万山下,荒山无食鹰苦饥,飞来为尔系彩丝。
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养子秋食菽。
我欲击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鹰力弱。
野鹰来,城东有台高崔巍。
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
心悠哉,鹰何在!
嗟尔公子归无劳,使鹰可呼亦凡曹,天阴月黑狐夜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野鹰与兔子、公子之间关系的诗,以野鹰的饥苦、兔子的繁衍、公子的悠哉为线索,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的互动与冲突。 首先,诗人以“野鹰来,万山下”开篇,展现了野鹰飞翔于群山之间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引出了野鹰饥苦的状态。“荒山无食鹰苦饥,飞来为尔系彩丝”,描述了野鹰为了生存,不得不飞向人类居住的地方寻找食物。 接着,诗人描绘了北原上的兔子,“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养子秋食菽”,兔子的繁衍与生存,成为了野鹰的食物来源。然而,“我欲击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鹰力弱”,尽管野鹰想要捕捉兔子,但由于年老体弱,难以实现。 然后,诗人引入了“城东有台高崔巍”的公子形象,“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公子的出现,与野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子心境悠哉,而鹰却处于饥苦之中。这里的公子形象,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中的权贵阶层,他们与自然界的野生动物存在着某种距离和隔阂。 最后,“心悠哉,鹰何在!嗟尔公子归无劳,使鹰可呼亦凡曹,天阴月黑狐夜嗥”,诗人的感慨和呼唤,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期望。公子归无劳,意味着人类不应该过度干预自然界的运行,而应该让野鹰这样的猛禽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活。同时,“天阴月黑狐夜嗥”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界残酷竞争的悲悯之情。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呼唤人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实现和谐共生。
相关诗词
  • 1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2
    [南北朝]
    女箩自微薄,寄托长松表。
    何惜负霜死,贵得相缠绕。
  • 3
    [唐]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
    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
    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
    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