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董卓》

公业平时劝用儒,诸公何事起相图。
只言天下无健者,岂信车中有布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深忧虑,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公业平时劝用儒”,这里的“公业”可能指的是一位公卿或者领导者,他平时倡导儒家思想,提倡仁义道德。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推崇。 次句“诸公何事起相图”,意指这些公卿为何开始相互算计,不再秉持儒家倡导的仁义道德。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公卿们失去道德约束,陷入权力斗争的深深忧虑。 第三句“只言天下无健者”,这里的“健者”可能指的是有能力、有道德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公卿们丧失道德,只顾个人权力斗争,不顾天下苍生福祉的批评。 最后一句“岂信车中有布乎”,这句话用了典故,意思是难道他们真的相信车中藏有攻城的布幔吗?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公卿们愚蠢行径的讽刺和批评。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儒家思想为背景,对公卿们的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评,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深忧虑。
相关诗词
  • 1
    [魏晋]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机徵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 2
    [汉]
    汉家中叶道微。
    董卓作乱乘衰。
    僭上虐下专威。
    万官惶布莫违。
    百姓惨惨心悲。
  • 3
    [明]
    高陵者,吴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盘门外三里。
    其妻吴夫人,子长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与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访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过此,闻父老言地属沙湖金氏墓,上有木如虬龙然,每阴雨,若鬼物操舟荡漾之状。
    人或逐之,不见。
    寻伐树掘地,得金船长二尺许,其怪遂息。
    距今四十余年矣。
    ”是日徘徊其下,久之而归。
    因作此诗,且为著辨,以启封殖之端云。
    炎精昔衰谢,海内皆鼎沸。
    董卓乱天常,曹瞒据神器。
    皇图竟沦没,昭烈尚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