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午憩筠庵》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筠庵偶坐,远眺远山,感受清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超脱世俗的心境。 首联“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描述了诗人坐在筠庵中,位置正好在树木之间,营造了一个清幽自然的环境氛围。 颔联“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与远山的距离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高远阔达的境界。 颈联“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描绘了清风的来路,生动地表现了清风穿越江水、松林的景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气息的敏锐感受。 接下来,“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通过对翠蕉和白羽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清幽的氛围,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可怜三竹床,睡遍复循环”,通过对三竹床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感慨。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通过对秋暑和山寒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境界。 最后,“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表达了诗人通过吟诗来表达心意,无需刻意删减美恶,展现了诗人自然真实、不拘一格的个性。 整首诗营造了一个清幽自然的环境氛围,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超脱世俗的心境,展现了诗人的个性魅力和对自然的赞叹。
相关诗词
  • 1
    [明]
    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
    云移石欲堕,雨霁蹊犹湿。
    倚策眺两湖,波光焕相袭。
    东若既纡青,西蘅亦凝碧。
    芙蓉落双镜,天影浮重璧。
    不睹水分流,但觉洲如织。
    樯乌有离声,矶鸥无并翼。
    会兹物化情,感彼高深迹。
    从适得所遣,何为苦拘迫。
  • 2
    [宋]
    路是山腰带,苔为石面花。
    隔溪闻鸟语,疏竹见人家。
    雨足睛须耐,神劳睡却佳。
    睡魔推不去,知我怪新茶。
  • 3
    [宋]
    筠庵稍不至,一至一回好。
    风从林梢落,吹乱竹根草。
    巾屦上下凉,莺鹊左右噪。
    市声元不近,静听远亦到。
    石磴坐来温,藓径净如扫。
    书空作愁字,已忘偏旁了。
    犹自忘了愁,而况记得老。
    客来谈世事,欲笑还嬾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