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安乐窝中吟》

安乐窝中甚不贫,中间有榻可容身。
儒风一变至於道,和气四时长若春。
日月作明明主日,人言成信信由人。
唯人与日不相远,过此何尝更语真。
作品赏析
这首诗《安乐窝中甚不贫,中间有榻可容身》是一首描绘生活简朴、内心平和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一个安乐窝,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的平静。 首句“安乐窝中甚不贫,中间有榻可容身。”直接点明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他的安乐窝中并没有因为物质的贫乏而显得贫瘠。相反,中间的榻,也就是一张可以容身的床,就足以满足他的生活需求。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突显了他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儒风一变至于道,和气四时长若春。”第二句表达了诗人精神世界的转变。从儒家的风范转变到道的境界,他的心境变得平和,如同四季如春的和气一样。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精神成长,也描绘出他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日月作明明主日,人言成信信由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他认为,日月作为明亮的代表,提供了光明和时间,人们所说的“信”,其实是由人自己决定的。这体现了诗人对客观世界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信”的理解:真正的信,不是外界的评价,而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诚实。 最后,“唯人与日不相远,过此何尝更语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真理的理解。他认为,人与日(即时间和自然)都不遥远,只要我们保持内心的真实和平静,就能找到真正的真理。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单、平静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内心的追求。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尊重客观世界,保持内心的真实和诚实。
相关诗词
  • 1
    [元]
    意马收,心猿锁。
    跳出红尘恶风波。
    槐阴午梦谁惊破。
    离了利名声,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 2
    [汉]
    劳谦寡悔。
    忠信可久安。
    劳谦寡悔。
    忠信可久安。
    天道害盈。
    好胜者残。
    强梁致灾。
    多事招患。
    欲得安乐。
    独有无愆。
    歌以言之。
    忠信可久安。
  • 3
    [近代]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想当年,吉江辽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
    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永作蓬山游,今弥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