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本宁谈蜀中用兵后和二首》

夔子当年国,明妃此夕村。
温泉通海窟,石壁镇江门。
野哭知谁氏,年饥守故原。
啼乌声未歇,犹和断肠猿。
¤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夔子国和昭君村时所作,夔子国是古时巴国的地域,明妃即王昭君。诗中描绘了夔子国和昭君村的独特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关注。 首联“夔子当年国,明妃此夕村”,夔子国和明妃的命运与诗人的游历紧密相连。夔子国是历史的遗迹,明妃村则是历史人物的故乡,两者相映成趣,引人深思。 颔联“温泉通海窟,石壁镇江门”,描绘了夔子国温泉与石壁的雄伟景象。温泉流淌于深海之下,石壁高耸于江边门户,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 颈联“野哭知谁氏,年饥守故原”,由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情感。诗人听到野外哭声,却无法确定是谁在哭,这可能是百姓因饥荒而发出的哀嚎。诗人守着故原,感受到了百姓的困苦和生活的艰辛。 尾联“啼乌声未歇,犹和断肠猿”,乌鸦的啼叫声和猿猴的哀鸣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凄凉的气氛。诗人通过描绘这种声音,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现实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夔子国和昭君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关注。诗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沉的意味。
创作背景
《本宁谈蜀中用兵后和二首》是明朝诗人沈一贯的一组诗,创作背景是明朝在四川地区用兵平定叛乱之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四川地区的破败景象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可能寓含了对明朝政府用兵策略和治理能力的批评。具体创作背景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诗词
  • 1
    [唐]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2
    [唐]
    樊宿花初满,迂台柳向飞。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凤期阻,将乖云会稀。
    敛袄辞丹闷,悬旗涉翠微。
    野禽喧戌鼓,春草变征衣。
    徊顾长安道,关山起夕罪。
  • 3
    [唐]
    樊宿花初满,迂台柳向飞。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凤期阻,将乖云会稀。
    敛袄辞丹闷,悬旗涉翠微。
    野禽喧戌鼓,春草变征衣。
    徊顾长安道,关山起夕罪。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