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湘西寺观澜轩》

东岸楼台西岸山,潇湘一片在中间。
红尘不到沧波上,僧与白云相共闲。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东岸楼台、西岸山峦、潇湘流水以及白云、僧人的美好感受。 首句“东岸楼台西岸山,潇湘一片在中间”描绘了诗人的视角:他站在东岸,看到对岸的楼台山,而西岸的山峦则矗立在远方。同时,潇湘的流水穿插其中,宛如一条明亮的丝带,将两岸的景色连接起来,形成一幅壮丽的画面。此句中的“中间”一词,既指空间上的中间,也指诗人的内心,他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仿佛被这自然之美的中心所吸引。 “红尘不到沧波上”一句,诗人将红尘与清波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这里的“红尘”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困扰,“沧波”则象征着清净的自然之流。诗人希望自己能够远离这些困扰,与白云、与自然共度闲暇。 “僧与白云相共闲”一句,诗人将白云、僧人放在一起,表达了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相共闲”不仅指白云与僧人的共同闲适,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远离尘世纷扰的渴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诗词
  • 1
    [宋]
    梅仙了无讼,拄笏看西山。
    山涵秋晓,水光磨荡有无间。
    自是灵襟空洞,更望风云吞吐,浩渺白鸥闲。
    高诵远游赋,独立桂香阑。
    谩常谈,如观水,要观澜。
    物情长在,人生何用苦求难。
    随我一觞一咏,任彼非元非白,唯放酒杯宽。
    富贵傥来事,天道管知还。
  • 2
    [宋]
    一峰擎天维,下有万斛水。
    委蛇到涧壑,遇坎亦不止。
    鸣鼍忽动地,涛怒生足底。
    得非坤轴裂,惊视坐为起。
    盆倾溅珠胎,鼎沸翻玉髓。
    长蛟躩连卷,救首复救尾。
    吾庐枕清浅,徒倚每自侈。
    及兹睹奇观,目眩颡有泚。
    便欲逃世纷,置身岩穴里。
    蓬瀛渺溟渤,对面不遗咫。
    嗟余闻道晚,今始忘仕已。
    重来三十年,恍若游故里,壮颜日凋瘁,浩志亦颓靡。
    载歌蜀仙诗,此老元不死。
    至今斯亭上,清风盈棐几。
    观水必观澜,是中存妙理。

  • 3
    [唐]
    平生赋性爱观澜,今日登临叠秀山。
    天锡卦爻分象外,地将圭笏出人间。
    昭州水绕孤城小,五岭山高众垤难。
    极目紫宸何处是,碧云深处佩珊珊。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