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

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不向此中寻洞府,更於何处觅城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哲理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修行的一种深刻理解。 首句“能休尘境为真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世界的看法。他主张,如果能看透尘世纷扰,把世俗的境遇看作是虚幻的,那么就能够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这是一种对人生看淡,对世事不执着的态度。 “未了僧家是俗家”则是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没有真正领悟佛法,即使身在僧家,也不过是表面上遵守僧规,内心深处仍然保持着世俗的观念,这样的人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出家人。 “不向此中寻洞府,更於何处觅城花”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和生活的态度。他主张不要在修行中寻找虚幻的仙境,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和领悟真理。同时,他也提醒我们,不要把生活看作是单调乏味的,而要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修行的深刻理解,它鼓励我们要看淡世俗,领悟真理,在生活中寻找意义和乐趣。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关诗词
  • 1
    [元]
    东阳老子,问天公、乞得两番六十。
    初度孟陬春未到,却算去年丙戍。
    火树银花,先开三夜,照耀维摩室。
    只园树下,争看无量寿佛。
    人道双岘峰头,乾坤清气,钟此弥天释。
    挂锡丛林三十载,玉检芝泥犹湿。
    岭上白云,尽堪怡悦,恐被风吹出。
    法身强健,摩挲时问铜狄。
  • 2
    [元]
    东阳老子,问天公、乞得两番六十。
    初度孟陬春未到,却算去年丙戍。
    火树银花,先开三夜,照耀维摩室。
    只园树下,争看无量寿佛。
    人道双岘峰头,乾坤清气,钟此弥天释。
    挂锡丛林三十载,玉检芝泥犹湿。
    岭上白云,尽堪怡悦,恐被风吹出。
    法身强健,摩挲时问铜狄。
  • 3
    [宋]
    龙断争趋利,仁园敞邃深。
    经年储百货,有意享千金。
    哭用先农事,人声混乐音。
    蚕丛故神在,致祝顺民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