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散发》

百年如寄亦何为,散发清狂未足非。
南涧题诗风满面,东桥行药露霑衣。
松花照夏山无暑,桂树留人吾岂归。
藜杖不当轩盖用,稳扶居士莫相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首句“百年如寄亦何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无意义的感叹,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第二句“散发清狂未足非”,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自由精神,他并不因为自己行为放荡而感到羞耻,这正是他追求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南涧题诗风满面,东桥行药露霑衣。”他在风中题诗于南涧,在露水中行药于东桥,这些都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他愿意与自然融为一体。 “松花照夏山无暑,桂树留人吾岂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环境,充满了夏日清新的气息,没有炎热的暑气,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环境。而“桂树留人吾岂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留恋和不舍,他不愿意离开这里回到世俗的纷扰中去。 最后两句,“藜杖不当轩盖用,稳扶居士莫相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不需要豪华的马车和华丽的服饰,只需要一根藜杖和一颗安稳的心,去追求他所向往的生活。同时,他也希望他的朋友们能够理解他的选择,不要强迫他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朋友的尊重。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上一首
《缘识》
下一首
《缘识》
相关诗词
  • 1
    [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2
    [宋]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 3
    [唐]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
    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
    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