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缘识》

意生於物外,心依染病恨,正持闲语默,清净法中存。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意生於物外,心依染病恨,正持闲语默,清净法中存》。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超脱物质世界,追求内心清净的修行。 首先,诗的第一句“意生於物外”,表达了作者对外部世界的看法,认为真正的智慧和情感来自于超越物质世界,即超越表面的、短暂的、物质的诱惑和困扰。这是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修行者的一种启示。 “心依染病恨”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清净的过程中,内心难免会受到各种烦恼和痛苦的困扰,这些烦恼和痛苦就像疾病一样侵蚀着他的内心。然而,这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因为只有通过面对和克服这些烦恼和痛苦,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清净。 “正持闲语默”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态度,即保持沉默和安静,不妄语,不妄动。这是修行者应该持有的态度,因为只有通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沉默,才能更好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清净法中存”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最终目标,即追求内心的清净和寂静。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也是修行者最终应该达到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修行者能够摆脱物质的困扰和烦恼,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修行的态度和目标。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物质世界,追求内心的清净和寂静,同时也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沉默,不妄语妄动。这首诗充满了智慧和启示,值得人们深思。
相关诗词
  • 1
    [宋]
    从来非不求知己,方觉俗情似流水。
    消息毫端总是空,奇哉道味深无比。
  • 2
    [宋]
    蔟蔟排弦声流美,因风独弄无宫徵。
    闲庭引思道情中,五音不入行人耳。
    仰望云霄听未足,何期到了不成曲。
    秋蝉夜噪素琴鸣,边城角罢春水渌。
    高悬韵响声来去,堂深兴寐无相阻。
    不类乐中得此名,圆月明时何自苦。
    凄清激切繁空影,日夜如流后天永。
    无穷之外更无穷,依傍群弦方始品。
  • 3
    [宋]
    达道真人见者稀,岂教容易等闲知。
    阴阳造化无非实,天地元精动合宜。
    功行三千须及物,还丹九转上升时。
    忙中岁月忙中遣,我本愚来性不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