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满庭芳 赠宁海颜先生》

降心一著,有些法度。
要你自心省悟。
闲想骷髅模样,缘甚作做。
因贪气财酒色,损精神、堕於恶趣。
如恐怖,管不须擒捉,自然得住。
觉照心开坦荡,见浮名浮利,如无归素。
内外倒颠颠倒,道家活路。
触来不摇不动,遮本来、一点堪顾。
神光灿,上九霄,跨云归去。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道家修行的一种境界和体验的描绘,它强调了自我省悟、内心平静、精神修养和对外在世界的无求态度。 首先,诗中提到了“降心一著,有些法度”,这表明修行者需要放下心中的杂念和欲望,遵循一定的法度,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这是一种对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强调,也是修行者追求内心清净的重要手段。 接着,“闲想骷髅模样,缘甚作做”这句话,表达了修行者对生死、对物质世界的淡然态度,他们明白物质只是暂时的,而精神才是永恒的。这种对物质的无求态度,也是道家修行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贪气财酒色,损精神、堕於恶趣”这句话,揭示了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负面影响,它会导致精神的损害,使人堕入恶道。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必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要被物质所迷惑。 “如恐怖,管不须擒捉,自然得住”这句话,表达了修行者对恐惧的超越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明白恐惧只是内心的幻象,不需要被束缚,只需要通过自我省悟和内心的平静,就可以自然地超越它。 最后,“觉照心开坦荡,见浮名浮利,如无归素。内外倒颠颠倒,道家活路”这句话,描绘了修行者内心的坦荡和开阔,他们不再被外在的浮名浮利所迷惑,而是内外倒颠,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是道家修行的活路,也是他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它强调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精神修养和对外在世界的无求态度。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诗词
  • 1
    [元]
    伊予同里。
    自来交契。
    各贪浮名浮利。
    总悟无常,物物般般捐弃。
    予先别离宁海,又继而、贤来关里。
    愿同志,更同心同德,同搜玄理。
    慎勿攀援爱念,便宁心宁意,全神养气。
    尘世之中,不染不著为最。
    殷勤完全功行,常清静、有些消息。
    神光灿,泼焰焰焰地,是你真底。
  • 2
    [元]
    专违宁海,专游陕右。
    专来有何干勾。
    专住环墙,专守天长地久。
    专远气财酒色,专清静、专修九九。
    专一志,更专心专意,专寻知友。
    专垒真功真行,专专地,专心劝人回首。
    专与云朋,专炼宝瓶真玖。
    专投玉关金锁,专同饮、琼浆仙酒。
    专等候,有风仙师父,专来拯救。
  • 3
    [元]
    地至东南尽,城孤邑屡迁。
    行山云作路,累石海为田。
    蜃炭村村白,棕林树树圆。
    桃源名更美,何处有神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