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曾不争先及春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的牡丹花的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句“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描述了谷雨节气过后的十六日,牡丹花依然盛开,诗人看到的牡丹花是浅红色的。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阳历四月下旬,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夏季的来临。这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牡丹花的坚韧生命力,给人一种生命不息,花开不止的感动。 “曾不争先及春早,能陪芍药到薰风。”这两句诗表达了牡丹花的品格。牡丹花不争春之先,迟开在芍药之后,却能陪伴芍药直到薰风季节。这体现了牡丹花的谦逊和坚韧,即使在春天群芳争艳的时刻,牡丹花也不急不躁,静静地开放,直到薰风季节,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人赞美了牡丹花的坚韧和谦逊,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的热爱。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诗词
  • 1
    [唐]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 2
    [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
  • 3
    [宋]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