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植栀子树二窠十一本於松侧》

举世多植梨,而我学种栀。
颜色固不别,良苦诚异宜。
团团绿阶侧,岂畏秋风吹。
同心谁可赠,为咏昔人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举世多植梨,而我学种栀》是一首对生活态度的哲理诗,通过对世人种植梨树和作者自己种植栀子花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看法。 首先,诗中提到“举世多植梨”,意思是世人大多喜欢种植梨树,这反映了人们对于梨树这种果树的价值和经济效益的认可。而“而我学种栀”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栀子花的喜爱和追求,他选择了种植栀子花而不是梨树,这体现了作者对于不同植物特性和美感的独特认识。 其次,诗中强调了栀子花和梨树在颜色上的区别并不明显,但是栀子花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痛苦却远远超过梨树。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看法,他认为虽然梨树在经济效益上可能更为明显,但是栀子花所代表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更为可贵。 接着,诗中描述了栀子花在庭院中茁壮成长,无论秋风吹过,依然保持其美丽和坚韧。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生活态度的肯定和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最后,诗中提到“同心谁可赠”,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的渴望。同时,“为咏昔人诗”也表明了作者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表达了作者对于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的肯定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的渴望,以及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哲理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唐]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 2
    [唐]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 3
    [宋]
    梅霖未歇。
    直透菖华节。
    荔子才丹栀子白。
    抬贴诞弥嘉月。
    峨冠蝉尾__。
    整衣鹤骨彯彯。
    闻道彩云深处,新添弄玉吹箫。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