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人,休失错。 仔细寻思,外乐不如内乐。 常清净、自有清欢,本来真踊跃。 无忧愁,无染著。 自在逍遥,气神辉霍。 行功成、显个胎仙, |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它描绘了修行人应该追求的内外之乐,以及修行成功后的自在逍遥。 首先,诗人提醒修行人不要失去方向,要仔细思考自己的追求。他指出,外在的快乐往往短暂且易逝,而内心的快乐则更为持久和真实。这种内心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清净和自在,它能够带来内心的清欢和真正的踊跃。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内在的快乐。它没有忧愁和染著,没有束缚和限制,而是自由自在地在精神世界中翱翔。这种内在的快乐是由气神辉霍所散发出来的,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和光辉,能够让人在修行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最后,诗人描绘了修行成功后的景象,即显现出“胎仙”。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胎儿在母体内的状态,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新生。在这里,它象征着修行成功后的生命状态,即一种内在的成长和变化,一种真正的胎仙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修行人应该追求内在的快乐和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以及修行成功后的生命状态。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内心的平静和自在,不要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真踊跃。这首诗充满了人生智慧和哲理,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