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潩流寒且急,岸草已凋摧。
石发尚堪把,江人曾不来。
谁知乌榜去,留采碧潭限。
持作吴乡味,能令案渌杯。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潩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潩流寒且急,岸草已凋摧。”描绘了潩流的寒冷和急流,以及岸边草的凋零。这句诗以寒冷的天气和急流的水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氛围。同时,岸草的凋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石发尚堪把,江人曾不来。”这句诗描绘了潩流中的石头和水中的发丝般的物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然而,尽管石头和水中的物质依然存在,但江人却未曾出现,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的离去。 “谁知乌榜去,留采碧潭限。”乌榜是指船只,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作者不知道船只何时离去,只留下了碧潭的限制,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的无奈。 “持作吴乡味,能令案渌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潩流的喜爱和对吴乡的思念。作者希望将潩流的味道带回吴乡,让那里的人们也能品尝到这种美味的景色。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潩流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相关诗词
  • 1
    [宋]
    惯作山林客,聊游戏剧场。
    栗花收作烛,柏子采为香。
    且放高情适,都无俗事妨。
    人间正扰扰,只得叩空王。
  • 2
    [宋]
    三春采采为蚕供,衣被生灵独有功。
    野外谩多閒草木,可惭无计谢东风。
  • 3
    [唐]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毫虽轻,功甚重。
    管勒工名充岁贡,君兮臣兮勿轻用。
    勿轻用,将何如?
    愿赐东西府御史,愿颁左右台起居。
    搦管趋入黄金阙,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动言直笔书。
    起居郎,侍御史,尔知紫毫不易致。
    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慎勿空将弹失仪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