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哀汤与立父》

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
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
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
作品赏析
这首诗《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 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 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以一种深沉而忧郁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对世风日下的感叹和对逝者的怀念。 首联“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诗人以一种深深的忧虑开始,表达了对社会道德衰落的忧虑。他看到的是社会竞争的减弱,人们逐渐回归到田园生活,这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而“逸民”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他的担忧。逸民,原指避世隐居的人,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那些坚守道德、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的敬仰。 颔联“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诗人听到逝者去世的消息,感到深深的悲痛和惋惜。这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那些坚守道德、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的敬仰和尊重。同时,“重沾巾”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怀念。 颈联“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将逝者的生活比作一场梦,苕溪的清晨,千年石堵上的春意盎然。这里既有逝者生活的美好,也有对逝者深深的怀念。 尾联“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无法抑制,只能向着南方,在江边哭泣。这一句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自己内心的独白,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沉而忧郁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德衰落的忧虑,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以及对人情的无法抑制的哀伤和无奈。诗中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思考,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篇。
相关诗词
  • 1
    [宋]
    尚记宣和末,贤科擢阿戎。
    义方传辇下,士誉走江东。
    贺厦心虽切,披云意自忡。
    思君想眉目,悲咽对西风。
  • 2
    [宋]
    一门今七世,谁复似君家。
    盛事追公艺,高风映伯华。
    板舆方就养,玉树遽兴嗟。
    叔子今何在,魂应到马牙。
  • 3
    [明]
    丈夫生世间,如彼长江水。
    潴则渊渟渟,流则浩弥弥。
    建业与立言,随时任所履。
    何足芥胸怀,行藏判忧喜。
    吾观古圣贤,欲为苍生起。
    枘凿苦不投,皇皇未肯止。
    下以舒屯蒙,上以存燮理。
    天命苟有涯,历聘徒劳只。
    不见稷契坟,空山亦土垒。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