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兖州张龙图文潜二首》

去国遭前政,还家未白头。
百年当晚遇,一辱独先收。
齿脱空余舌,颜衰早著秋。
三为郡文学,大胜邓元侯。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诗的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去国遭前政,还家未白头”,叙事,点明事由。诗人由于某种原因罢官,离开了京城,又由于某种原因回家,还没有到头发花白的时候。这一联叙事比较简略,但说事之余,已将许多内容暗示出来了。首句的“去国遭前政”,交代了罢官的原因,暗示了政治上的纷乱和不公。诗人由于“去国”,不仅失去了政治上的地位,而且失去了“前政”,那意味着他失去了以前的一切。一个“遭”字,说明诗人对以前的事已无可奈何。第二句的“还家未白头”,暗示诗人由于某种机缘巧合而再度得官,虽然还不到头发花白的时候,但离白头也不远了。这一联叙事简略,但暗示性很强,对读者来说,需要从中去获取诗人所没有明说的东西。 颔联“百年当晚遇,一辱独先收”,进一步写诗人得官之不易。这一联是对颈联的铺垫。“百年当晚遇”,说明诗人已经年老,晚遇之后,便是重新得用。“一辱独先收”,则说明诗人因某种原因而遭受的侮辱、冤屈和不公,在这一联里得到了进一步的交代。这一联与颈联前后照应,使读者对诗人的遭遇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颈联“齿脱空余舌,颜衰早著秋”,进一步写诗人得官之不易。“齿脱空余舌”这一句的意思是,诗人年纪老了,牙齿脱落了,但说话依然清楚;只是容颜衰老,早早就有了秋天的景象。“早著秋”一语双关,既指容颜衰老,又指官运不佳。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说明诗人得官之不易。 尾联“三为郡文学,大胜邓元侯”,以诗人的政绩收束全篇。诗人三次担任郡里的教职,这一点虽然比不上邓元侯多次升迁那样好,但总算也有政绩。这一联是对全篇的总结之语。 这首诗通过叙事和写景,表达了诗人得官之不易和其中的艰难险阻。诗人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事和写景,但其中也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感慨。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遭遇。整首诗的意境深沉,语言简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诗词
  • 1
    [唐]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
    露冕宁夸汉车服,下帷常讨鲁春秋。
    后斋草色连高阁,事简人稀独行乐。
    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
    远山重叠水逶迤,落日东城闲望时。
    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北场争转黄金勒,爱客华亭赏秋色。
    卷帘满地铺氍毹,吹角鸣弦开玉壶。
    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 2
    [唐]
    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
    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
    虽有明月期,离心若千里。
    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
    羁游复牵役,馆至重湖水。
    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
  • 3
    [唐]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
    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
    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
    明朝郭门外,长揖大将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