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中道小疾见寄》

嵇康性弥嬾,曾不废养生。
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於名。
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
寝欲来於梦,食欲来於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
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
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缾罂。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嵇康、陶渊明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他们自然、率真个性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中描绘了嵇康的懒散性格,但他却懂得养生之道。而陶渊明则被描绘为一个有深度的思想家,他更注重内在的修养而非外在的名声。这两位人物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与诗人的情感性相契合。 诗人通过引用老子的言论,强调了身与名孰亲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了诗的本质在于表达情感,无需大肆宣扬。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本质的理解,即诗歌应该反映人的情感和本性,而不是追求声势和浮华。 诗人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想象如果陶渊明还在世,一定会为嵇康的懒散性格感到不平。这表达了诗人对嵇康的个性特点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鼓励人们应该适情适性,享受生活。他表示愿意与读者一起饮酒,不吝惜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验。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热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热情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率真个性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它鼓励人们追求真实的自我,享受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热情和关爱。
相关诗词
  • 1
    [唐]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 2
    [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 3
    [明]
    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
    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
    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
    岩畔毓灵芝,峰顶森神木。
    时时风雨生,日日山林沐。
    和鸣尽啼莺,善举皆飞鹄。
    山中道者禅,陇头童子牧。
    试问几经年,答云常辟谷。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