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宛丘之别今五年,汴上留连才一日。 残生飘泊客东南,忧患侵陵心若失。 先生神貌独宛然,但觉岩岩瘦而实。 有如霜露入秋山,扫除繁蔚峰峦出。 自言近读养生书,颇学仙人饵芝术。 披寻图诀得茯苓,云是松间千岁物。 屑而为食可不饥,功成在久非仓卒。 上侔金石免毒裂,下比草木为强崛。 涓涓漱纳白玉津,链以真元纳之骨。 神仙自是人不知,岂为难求废其术。 我闻公说心独嗟,欲问太虚穷恍惚。 奈何不使被金朱,乃俾枯槁思岩窟。 又观世事不可常,倚伏谁能定于一 |
|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养生家的赞扬,表达了对养生的热爱和追求。诗中描绘了作者与这位养生家的会面,以及他向这位养生家学习养生之道的过程。 首先,作者表达了对这位养生家的敬仰之情,因为他能够保持自己的神貌宛然,虽然经历了许多忧患侵陵,但心仍如初。作者认为这位养生家的精神面貌就像霜露入秋山,扫除了繁茂的山峰,展现出一种清净、淡泊的境界。 接着,作者提到自己最近在阅读养生书籍,并开始学习仙人饵芝术。他发现松间千年的茯苓可以作为食物,具有神奇的功效,能够使人长生不老。作者认为茯苓可以上比金石、下比草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还提到自己通过修炼养生术,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甚至能够长生不老。他认为养生术是一种自然之道,能够使人获得真正的健康和长寿。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养生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养生术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因为它能够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和长寿。作者感叹世事无常,人们应该珍惜生命,追求真正的健康和长寿。 整首诗充满了对养生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真正的健康和长寿。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诗歌,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