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中秋十五夜月》

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玩相呼。
从来天匠为轮足,自是人心此夜余。
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众象叫鸿孤。
坐来惟觉情无极,何况三湘与五湖。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音乐或声音的诗,通过对声音的生动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声音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首联“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玩相呼。”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声音比作喷雪飞霜,充满碧虚,营造出一种壮美而神秘的氛围。王孙公子们玩赏着这样的声音,呼应了诗题“听琵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声音的喜爱和欣赏。 颔联“从来天匠为轮足,自是人心此夜余。”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声音的创造力和重要性。声音是自然的杰作,也是人心的产物。在这样一个夜晚,人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感受到了它的美妙和力量。 颈联“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众象叫鸿孤。”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将声音比作万家的危露滴落,清音埋没众象的叫声。这里的声音既是一种宁静的滴落声,又是一种清新的、超越了具体事物的声音。它能够深入人心,让人感受到孤独和寂静的美。 尾联“坐来惟觉情无极,何况三湘与五湖。”诗人通过描述听琵琶后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种声音的深深喜爱和思考。这种声音能够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情感,更何况它还涉及到三湘五湖等广阔的地域和人群。这进一步强调了声音的普遍性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声音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创造力的赞美,以及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声音的美妙和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
    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
    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
    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
  • 2
    [近代]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3
    [清]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沈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眩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