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方通判良翰》

九死穹庐我未甘,后来勿使陇西惭,明时节义多传述,柱下何人是老聃。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屈服于命运,坚守节义,传承历史的决心。 “九死穹庐我未甘”表现出作者即使面临九死一生的境地,也绝不屈服于命运的决心。“后来勿使陇西惭”是对后人的劝诫,不要因为懦弱、无为而使陇西地区感到惭愧。陇西是作者的故乡,这里蕴含着作者深深的乡土情怀。 “明时节义多传述”强调了节义的重要性,只有明理的人才会重视并传颂节义之事。同时,这也是对后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传播正义,传承美德。 “柱下何人是老聃”借用了老子在柱下著书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传承文化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高尚的节义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是一首充满正能量、富有哲理的诗篇。
创作背景
《挽方通判良翰》是宋朝诗人林光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歌是为了悼念一位姓方的通判良翰而写的挽诗。在古代,挽诗通常用于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通过诗歌的形式,诗人对逝者生前的品德、功绩进行颂扬,对逝者的离去表达哀痛之情。因此,可以推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方通判良翰去世,诗人林光朝为了表达对他的怀念和哀悼之情而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