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李泰伯归建昌》

推天以知命,自古岂不然。
桓魋及臧仓,尝毁圣与贤。
後人何蹈之,其事实好还。
君居麻源谷,学礼如郑玄。
声名久已大,籍籍四海传。
昨因丞相举,便谓升云烟。
朅来太学馆,食贫向三年。
忽怀枌榆下,归思独绵绵。
得告许暂注,落莫求楚船。
捋髯沧江上,仰看饥飞鸢。
谁识鵷雏志,闲诵庄叟篇。
喜问里中儿,重到旧林泉。
洗荡俗尘垢,焚烈跨马鞯。
不向世路去,徒取愁肠煎。
鸡豚粗可养,禾黍亦足田。
不惭莎衣虫,以叶自包缠。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表达了对道德和学问的追求,以及对归隐自然的向往。 首段开始就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认知,认为自古以来人们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桓魋和臧仓的毁谤行为,表达了对他人毁誉的无视,坚信自己的道路。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麻源谷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在太学馆的三年生活。他以一种谦虚和感恩的态度对待这一切,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自然的向往。他描述了自己在沧江上捋髯看飞鸢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诗人的内心深处,有着对权贵的淡漠,对乡野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他希望回到自己的故乡,洗去尘世的烦恼,焚烧马鞯,过上一种简单的生活。他并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只希望能有鸡豚禾黍为生,过上一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 最后,他以莎衣虫自喻,表示自己愿意接受生活的磨难,不畏艰难,只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道德、学问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它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这种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诗词
  • 1
    [唐]
    泰伯玄风远,延州德让行。
    阖棺追大节,树羽册鸿名。
    地户迎天仗,皇阶失帝兄。
    还闻汉明主,遗剑泣东平。
    朝天驰马绝,册帝宫祖。
    恍惚陵庙新,萧条池馆古。
    万化一朝空,哀乐此路同。
    西园有明月,修竹韵悲风。
  • 2
    [唐]
    繁弦已停杂吹歇,胜儿调弄逻娑拨。
    四弦拢拈三五声,唤起边风驻明月。
    大声嘈嘈奔淈淈,浪蹙波翻倒溟渤。
    小弦切切怨飔飔,鬼哭神悲秋窸窣。
    倒腕斜挑掣流电,春雷直戛腾秋鹘。
    汉妃徒得端正名,秦女虚夸有仙骨。
    我闻天宝十年前,凉州未作西戎窟。
    麻衣右衽皆汉民,不省胡法暂蓬勃。
    太平之末狂胡乱,犬豕崩腾恣唐突。
    玄宗未到万里桥,东洛西京一时没。
    汉土民皆没为虏,饮恨吞声空嗢咽。
    时看汉月望汉天,怨气冲星成彗孛。
    国门之西八九镇,高城深垒闭闲卒。
    河湟咫尺不能收,挽粟推
  • 3
    [宋]
    久不见泰伯,中心频损和。
    近闻束书卷,更卜好山阿。
    学古成儒癖,敦风荡俗讹。
    周公法已矣,原宪事如何。
    母老录未及,身间鬓不皤。
    新文海裔播,旧业钓竿拖。
    宁戚歌宁发,麻姑使屡过。
    时人一握小,吾道片云多。
    友弟俱游宦,池樊自摭莎。
    闻猿诗兴逸,敲户酒徒罗。
    乡里名光也,朝廷礼后麽。
    年来鱼信至,怪我客蹉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