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林与城阙,事物不相对。 唯闻秉道义,所处无内外。 趋烦而毁静,此理乃俗辈。 昔有天下贤,喜得名笔会。 买粉涂南墙,松石生屋内。 石怪如舂涛,松偃如起籁。 画来二十年,数偶未辄爱。 罕亲戚按颜,但睹抱犊背。 虽当省闼严,晦昧欲何赖,今逢茂陵人,独唱亦豪迈。 |
| 这首诗的标题是《山林与城阙,事物不相对》,是一首对人生哲理和艺术追求的深刻洞察。 首先,诗中表达了对山林与城阙的独特理解,指出两者并非对立的存在,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这种理解体现了诗人对世界多元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事物内在联系的敏锐洞察。 其次,诗中强调了秉持道义的重要性,无论身处山林还是城阙,都应该坚守道义,无分内外。这种观念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和人格的坚守,以及对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的认识。 第三,诗中批评了那些追求名利、趋烦毁静的人,指出他们违背了自然规律,陷入了世俗的泥潭。然而,诗人也赞美了那些有志于追求艺术、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他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赏。 最后,诗中描绘了画家的生活状态,买粉涂墙、松石生屋等场景,表现出画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画家的敬意和赞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艺术追求和个体价值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诗人通过对山林与城阙、道义与名利、艺术与生活的对比和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时,应该坚守道义、追求艺术、淡泊名利,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