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上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作品赏析
【注释】: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诗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今日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显然,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常、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今日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 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倪其心)
相关诗词
  • 1
    [唐]
    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
    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
    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
    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
    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 2
    [宋]
    儿曹曾上洛城头,尚记清波绕驿流。
    却想山川常在梦,可怜颜发已惊秋。
    辟书今日看君去,著籍长年叹我留。
    三十六峰应好在,寄声多谢欲来游。
  • 3
    [唐]
    水南秋一半,风景未萧条。
    皂盖回沙苑,篮舆上洛桥。
    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
    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