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敦煌乐》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作品赏析
这首诗《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是一首描绘边疆生活的诗,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士兵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首先,诗的开头“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描绘了边疆的早晨,角声悠扬,梅花已凋,远处的胡云与秦霞相接,预示着边疆生活的艰辛。这里的“角声”象征着边疆的战争和生活的艰难,“梅花”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白雁在秋风中飞舞,紫色的山脉上,战士们面对着落日和黄沙。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悲凉,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这两句描绘了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汉使牧羊,象征着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和忠诚奉献。阏氐上马琵琶,则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士兵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人希望这些士兵能够回到家乡,但现实却让他们远离家乡,只能在梦中回到云阙。这种对比让人感到无奈和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士兵们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的景象和情感都非常深刻,让人感到悲凉和无奈。
相关诗词
  • 1
    [明]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
    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
    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
    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
    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 2
    [明]
    敦煌水涸龙驹伏,未央厩前秋草绿。
    驴驼负石玉门关,旧苑空馀三十六。
    忆昔高皇马百匹,騊駼车府无监牧。
    只留太仆掌天闲,不许田驽食民谷。
    古来贵良不贵多,须信俭余奢不足。
    任监手画百骅骝,五色如云散平陆。
    八月风高水草甘,饮啮舒闲肆驰逐。
    骓<田骊>黄莫复辩,水叶风花乱人目。
    任公生遭太平世,结思驱毫逞神速。
    四海无虞百将闲,无乃图形华山麓。
    吾闻善相东门京,坐阅群龙眼如烛。
    帛家口齿谢家鬃,皎皎那容在空谷。
    争如下乘得休安,骨相虽凡好
  • 3
    [明]
    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
    隔河又是河西地,过得敦煌是酒泉。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