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戴帅初赠铜山寺主僧若珣》

忆昔曾寻紫翠堆,转头非旧几年来。
僧檐蔓草几成树,佛座莲花半缬苔。
忽自吟边飞锡到,再从空里把山开。
江湖总是风光地,应世因缘第一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的诗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事物的变迁,以及人生中的因缘际会。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忆昔曾寻紫翠堆,转头非旧几年来”中,诗人回忆往事,曾经寻找过的紫翠堆如今已不再是旧时的模样,转头间已经过去了几年。这里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颔联“僧檐蔓草几成树,佛座莲花半缬苔”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景象,僧人的屋檐下,蔓草已经长成了大树,佛座上的莲花也半掩在苔藓之中。这一联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的氛围,也暗示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 颈联“忽自吟边飞锡到,再从空里把山开”中,诗人突然插入了自己的形象,用自己的吟咏和飞锡到来,再从空中把山打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飞翔的意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尾联“江湖总是风光地,应世因缘第一回”中,诗人总结了自己的感受,认为江湖总是风光无限,而人生中的因缘际会也是难得一遇的。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因缘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回忆、描绘和感慨,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事物的变迁和人生中的因缘际会,意境深远,哲理性强。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形象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使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唐]
    主家园囿极新规,帝郊游豫奉天仪。
    欢宴瑶台镐京集,赏赐铜山蜀道移。
    曲阁交映金精板,飞花乱下珊瑚枝。
    借问今朝八龙驾,何如昔日望仙池。
  • 2
    [宋]
    耳目肺肠,不由我乎,更由乎谁。
    也不必君平,不消詹尹,不卜何疑,不卜何疑。
    三径归来,一时有见,岂为黄初与义熙。
    天下事,但行其可,自合乎宜。
    大哉用易乘时。
    纵乌喙那能食子皮。
    叹失若塞翁。
    失为得本,赢如刘毅,赢乃输基。
    大黠小痴,有余不足,谁必彭殇早与迟。
    眼前物,纵铜山金屋,一瞑全非。
  • 3
    [宋]
    玉兔不可罝,金乌不可笼。
    蜉蝣问鹤年,槿花笑松风。
    郿坞不救卓,铜山终饿通。
    玉儿误东昏,绿珠累石崇。
    谁信贪心苦,俄成旋踵空。
    既无九转丹,又非千岁翁。
    荣枯同一梦,蝼蚁大槐中。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