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昔曾寻紫翠堆,转头非旧几年来。 僧檐蔓草几成树,佛座莲花半缬苔。 忽自吟边飞锡到,再从空里把山开。 江湖总是风光地,应世因缘第一回。 |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意境的诗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事物的变迁,以及人生中的因缘际会。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忆昔曾寻紫翠堆,转头非旧几年来”中,诗人回忆往事,曾经寻找过的紫翠堆如今已不再是旧时的模样,转头间已经过去了几年。这里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颔联“僧檐蔓草几成树,佛座莲花半缬苔”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景象,僧人的屋檐下,蔓草已经长成了大树,佛座上的莲花也半掩在苔藓之中。这一联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的氛围,也暗示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 颈联“忽自吟边飞锡到,再从空里把山开”中,诗人突然插入了自己的形象,用自己的吟咏和飞锡到来,再从空中把山打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飞翔的意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尾联“江湖总是风光地,应世因缘第一回”中,诗人总结了自己的感受,认为江湖总是风光无限,而人生中的因缘际会也是难得一遇的。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因缘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回忆、描绘和感慨,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事物的变迁和人生中的因缘际会,意境深远,哲理性强。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形象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使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