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甲午春前得雪》

冻云排阵拥山椒,待伴还应不肯消。
皎月冰壶千顷夜,冷烟茅屋几家朝。
梅枝堆亚难寻萼,萱草侵凌不辨苗。
残甲败鳞随处是,被谁敲折玉龙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冬季节的山水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比喻,展现了冬季的严寒和寂静。 首联“冻云排阵拥山椒,待伴还应不肯消”,通过“冻云排阵”的描绘,展现了严冬时节,山上云层密集,仿佛列队般整齐的景象。用“拥山椒”形象地描绘了云层簇拥着山峰,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而“待伴还应不肯消”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云层以人的情态,表现出云层坚韧不消的状态,进一步渲染了冬季的严寒气氛。 颔联“皎月冰壶千顷夜,冷烟茅屋几家朝”,通过“皎月冰壶”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清冷和皎洁,给人一种寒冷而宁静的感觉。而“千顷夜”则表现出广阔的夜空,增强了诗意的空间感。下句“冷烟茅屋几家朝”则通过“冷烟”和“茅屋”的元素,描绘出冬季农村清晨的寂静和冷清。 颈联“梅枝堆亚难寻萼,萱草侵凌不辨苗”,通过对梅花和萱草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冬季的严寒。梅花堆叠,难以寻找到花萼,萱草被冰雪覆盖,无法分辨出幼苗,这些细节描绘出冬季植物被冰雪覆盖的景象,增强了诗意的生动感。 尾联“残甲败鳞随处是,被谁敲折玉龙腰”,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冰雪覆盖的山川比作“残甲败鳞”,形象地表现出冬季的荒凉和寒冷。而“被谁敲折玉龙腰”的疑问,则进一步增强了诗意的悬念和生动感。 整首诗通过对冬季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严寒、寂静的氛围,同时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诗意更加鲜明和生动。
相关诗词
  • 1
    [近代]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想当年,吉江辽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
    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永作蓬山游,今弥陀。
  • 2
    [明]
    屋后青山屏翳合,檐前绿树烟花匝。
    主人闭门履不纳,跏趺明月光绕榻。
    客来问我笑不答,但闻山莺啼恰恰。
    橙橘盈园野芳杂,门外一江深映閤。
    四时八风谁管押,树飞雾走龙腾甲。
    拙者孤舟持酒榼,成化十年甲午腊。
  • 3
    [明]
    瑶极青阳献,璇宫紫气氲。
    晴光千嶂合,阳脉百泉分。
    门戟开黄道,台书得庆云。
    青归江柳染,红入圃梅芬。
    花颂回三朔,糕盘五辛。
    春杯吹绿酒,不遣瘁颜醺。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