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风雨种竹(以下次陈锦衣廷用韵)》

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
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
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
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种植竹子的画卷,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首句“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描绘了石栏边的沙路,雨已经停了,但还欠缺一点萧萧的竹声。这里通过“欠”字,表达出作者对萧萧竹声的期待,为全诗奠定了向往自然、热爱生活的基调。 次句“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土地带着肥沃的泥土,从地底下滋润竹子,暮色中茅屋移过江边。这一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十分生动,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接着,“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说明了竹子是在适当的时节种下,等待晴天的到来,就可以欣赏到翠竹的影子。这里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依时而作的哲理思考。 尾句“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描绘了诗人倚着蓬窗,倾听雨声的疏密,身上的布袍被雨水沾湿,却全然不知寒冷。这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陶醉与热爱,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豁达与洒脱。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种竹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歌语言优美生动,意象清新自然,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
  • 2
    [南北朝]
    绣带合欢结。
    锦衣连理文。
    怀情入夜月。
    含笑出朝云。
  • 3
    [宋]
    甓社有明月,夜半吐光寒。
    淮南草木飞动,秀出斗牛间。
    自有秦沙以后,试问少游而下,谁卷入毫端。
    补衮仲山甫,冰雪照云寰。
    霄汉近,绣衣去,锦衣还。
    江南且为梅醉,莫道岁将阑。
    三百六旬欲换,五百岁终才始,日月两循环。
    酌彼金错落,浇此碧琅玕。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