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觉心居士转物轩》

两沼灎寒碧,一堂纳宽閒。
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齐雪清香繁。
好本栽培常烂熳,四序芳馨看互换。
杂华境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
觉心隐几随彷徉,六用俱妙无可降。
跏趺不语亦不默,篆烟一缕春昼长。
释迦老子何所见,教谭三百皆方便。
就中一处最亲切,转物不为所转。
此堂物物元无殊,随人受用有亲疎。
尘尘摄入大毗卢,应笑本来物无转亦无。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欣赏自己庭院中的池塘、柳树、梅花等景物时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 首联“两沼灎寒碧,一堂纳宽閒”,描绘了庭院中的两个池塘,碧绿清澈,寒意袭人,而整个庭院则宽大而闲适。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颔联“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齐雪清香繁”,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新绿,梅花清香,展现了作者对季节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接下来的“好本栽培常烂熳,四序芳馨看互换”,表达了作者对栽培花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同时,“四序芳馨看互换”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变化和流转的欣赏。 “杂华境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世界的理解,认为佛法世界就像一个繁华的世界,充满了各种美好的事物,而佛法则是十波罗蜜的伴生物,是指导人们走向解脱的智慧。 “觉心隐几随彷徉,六用俱妙无可降”,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领悟和理解,认为只有保持觉心,才能在生活中随遇而安,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时,“六用俱妙无可降”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佛法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跏趺不语亦不默,篆烟一缕春昼长”,描绘了作者打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领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宁静和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佛法的热爱和理解,充满了对生活的欣赏和对佛法的领悟。
相关诗词
  • 1
    [元]
    见人错失,动我心肠。
    交予怎不悲伤。
    思想烯指然臂,顶上然香。
    假饶投崖喂虎,尽舍身、弃命非常。
    争知得,有些儿妙理,别是嘉祥。
    清静无为鼎内,觉心中真火,下降肾堂。
    肾水化为真气,气结红霜。
    常常熏蒸四大,便玲珑、响*叮铛。
    神光灿,得携云,归去蓬庄。
  • 2
    [元]
    无涯火院,如牢如狱。
    气财酒色拘束。
    万苦千辛,来往波波碌碌。
    因悟回光返照,叹从前、冤苦不足。
    说不得,便放声痛哭,痛哭痛哭。
    今日十分识破,妻男是,冤家债主厮督。
    有甚因情,不可与他相逐。
    既没攀援爱念,觉心清、易调金木。
    神光灿,是大罗,仙福仙福。
  • 3
    [南北朝]
    君子将遥役。
    遗我双题锦。
    临当欲去时。
    复留相思枕。
    题用常着心。
    枕以忆同寝。
    行行日已远。
    转觉心弥甚。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