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怀道林寺因寄仁用二上人》

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
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
雨余云脚树,风外日西钟。
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雨余云脚树,风外日西钟。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从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寺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诗篇。 首先,诗的首联“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向往和对寺门的怀念。这里的“名山”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名胜之地,而“寺门”则可以理解为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山寺之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寺之行的美好回忆。 接下来,“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昨夜登楼所见之景,与前年的夏峰景象相映照。这里的“登楼”可以理解为诗人站在高楼上远眺山川的情景,而“前年过夏峰”则可以理解为诗人曾经在夏峰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 “雨余云脚树,风外日西钟。”这两句诗描绘了雨后树木的景象和风吹日西的钟声,进一步展现了山寺的宁静和美丽。这里的“云脚树”可以理解为雨后树木被云雾笼罩的景象,而“风外日西钟”则可以理解为山寺在风中静听钟声的情景。 最后,“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寺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这里的“东岸”可以理解为山寺所在的山岸,而“红尘”则可以理解为世俗的纷扰和喧嚣。诗人劝诫人们不要再来东岸,以免被红尘所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诗词
  • 1
    [唐]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
    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
    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
    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
    官辞中秘府,疏放野麋齐。
    偃仰青霄近,登临白日低。
    折腰窥乳窦,定足涉冰溪。
    染翰挥岚翠,僧名几处题。
    暂收丹陛迹,独往乱山居。
    入雪知人远,眠云觉俗虚。
    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
    只见僧酬答,新归绝壑书。
  • 2
    [宋]
    我不从官君下第,其间险易两何如。
    连云栈外四千里,读易堂中一帙书。
    慈母含饴垂秃发,先生怀道按茅庐。
    莫将清泪频频洒,蜀道之难欲上初。
  • 3
    [唐]
    心惆怅,望龙山。
    云之际,鸟独还。
    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龙山高,谁能践。
    灵原中,苍翠晚。
    岚烟瀑水如向人,终日迢迢空在眼。
    中有一人披霓裳,诵经山顶飧琼浆。
    空林闲坐独焚香,真官列侍俨成行。
    朝入青霄礼玉堂,夜扫白云眠石床。
    桃花洞里居人满,桂树山中住日长,龙山高高遥相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